旋挖灌注桩施工详解演示教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旋挖成孔灌注桩 2012年9月; 目 录 一、旋挖成桩工程应用现状 二、旋挖成桩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 三、旋挖成桩工程常用术语解释 四、旋挖钻进工作原理、特点及适用土层范围 五、旋挖设备组成、选型及成孔工艺类型 六、旋挖成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重、难点 七、旋挖成孔常见问题预防和处理 ;存在问题 1、先进技术代替传统工艺,技术力量及经验储备不足。 2、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经验不足,成孔工艺选择不当及缺乏应急处理办法。 3、项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技术标准模糊。 4、施工技术标准欠缺。 ;二、旋挖成桩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 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地方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 -125-2011 《重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06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 《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二)旋挖成桩工程相关文件 一、《关于加强桩基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的紧急通知》-渝建质监【2008】004号 二、《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七号)》; 三、《重庆市质监总站关于加强对旋挖桩成桩质量检测的通知》渝建质监【2011】53号。;三、旋挖成桩工程常用术语解释 ■ 干作业旋挖成孔 不使用稳定液护壁,直接采用旋挖钻具成孔的一种工法。 ■?湿作业旋挖成孔 采用旋挖钻具、稳定液护壁的一种成孔工法。 ■?全护筒作业旋挖成孔 使用套管跟进对易坍塌、易缩径地层进行护壁,采用旋挖钻具成孔的一种工法。可分为护筒下到位后钻孔和护筒跟进钻孔。 ■?造壁钻孔 通过预注浆工艺将钻孔位置的松散地层用水泥浆液胶结形成稳定的地层,然后采用旋挖钻具直接取土成孔的一种工法。; ■?负摩阻力 桩周土由于自重固结、湿陷、地面荷载作用等原因而产生大于基桩的沉降所引起的对桩侧表面的向下摩擦力。 ■?刚性角 刚性基础中压力???布角。(桩基础中应注意相邻桩的底标高之差应小于桩净距,一般刚性角设计取45°。) ■?桩的中性点 当桩穿越厚度为L0的高压缩土层,桩端设置于较坚硬的持力层时,在桩的某一深度Ln以上,土的沉降大于桩的沉降,在该段桩长内,桩侧产生负摩阻力;Ln深度以下的可压缩层内,土的沉降小于桩的沉降,土对桩产生正摩阻力,在Ln深度处,桩土相对位移为零,既没有负摩阻力,又没有正摩阻力,称该点为桩的中性点。 ; ■?摩擦桩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端承桩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小直径桩 d≤250mm 中直径桩 250mm﹤d﹤800mm 大直径桩 d≥800mm ;■?砼初灌量 水下混凝土浇筑时为稀释、冲散桩底沉渣而要求一定足够数量的混凝土。混凝土初灌量计算公式: V≥ πh1d2+ πKD2h2 式中 V-混凝土初灌量(m3); h1-导管内混凝土高度, h1=(h-h2) (m); h桩孔深度(m); h2-导管外混凝土面高度(m),取1.3-1.8 m rw-泥浆密度,11-12KN/m3; rc-混凝土密度,23-24KN/m3; d-导管内径(m); K-混凝土充盈系数,取1.3; D-桩孔直径(m)。 ;■钻孔偏斜 旋挖施工过程中,施工桩实际轴线与设计桩孔轴线的偏离称钻孔弯曲,俗称孔斜。 ■塌孔 孔壁土与原生土脱离掉入孔内的现象称为塌孔。 ■卡钻 在旋挖钻进过程中,钻具被孔壁卡住,使提钻或旋转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 ■稳定液 主要用于保持孔壁稳定的液体。 ■护筒 主要用于固定桩位、保护孔口、保持孔壁稳定的筒状体,有钢质护筒和混凝土护筒。;五、旋挖钻进工作原理、特点、适用范围 ;(二)旋挖钻机特点 ■优点 自动化程度高、移位灵活方便; 低噪音、低振动、扭矩大、成孔速度快,效率高; 采用柴油作为燃料,无需水电,安全性能高; 无泥浆循环,对环境污染小; 誉为“绿色施工工艺” 。 ;■缺点 因目前旋挖成孔基本采用干成孔方式,无护壁,遇到高回填土、粉土层、较厚流沙层、砂卵石层、孤漂石等复杂地质条件时,成孔较难,易造成卡钻、埋钻、钻杆断裂,缩径、塌孔、夹砂而形成Ⅲ、Ⅳ类桩。 因目前桩底扩底工艺尚不成熟(未配备施工可视可控影像管理装置),桩端承载力未能充分发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