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将相和》课件
【三篇】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读准词语“渑池、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的音;能在语境中理解“勃然变色、声色俱厉、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借助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知道渑池之会的功劳是二人通力合作的结果;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句。
3、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
2、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关于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35《将相和》
2、理解课题:课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从课题知道课文讲什么?
3、默读全文,了解“不和”的原因。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4、指导朗读廉颇的话,引入渑池之会。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渑池之会
1、自渎3——8小节,想想:渑池之会这个故事围绕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介绍乐器“瑟”和“缶”。
3、再读3——8小节,划出蔺相如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想他问什么这样说?
4、理解蔺相如说的两句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出示句子:“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理解句子:
句一:“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结合学生的交流,随即联系前文秦王的话和第二节蔺相如劝赵王赴渑池会的内容。)=
句二:“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师补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内容)
(能从蔺相如的话中知道他这么说、这么做的原因,感受蔺相如在秦王面前不甘示弱、大智大勇)
指导朗读
5、小结:蔺相如是不是没有能耐,就凭一张嘴呢?看来廉颇说错了。
●负荆请罪
1、齐读廉颇的话,并指名转述。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提示学生在这里转述要有称呼,用敬语。)
2、自由读10——14小节,找找:蔺相如听到这话怎么做?怎么说的?
3、理解蔺相如说的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正确转述
出示句子:“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别人不是就有机可乘了吗?”
4、过渡:原来蔺相如对外不甘示弱;对内却处处示弱。不是因为怕,而是以国
为重。
5、联系上下文说说:廉颇“不应该”什么?于是他怎么做?
6、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
出示句子: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来到蔺相如门上。
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负荆请罪。“负”的意思就是:背。
7、想象说话
廉颇二人见面会说什么?展开合理想象。
三、总结全文、合为一体。
从此两人结为知己,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你、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的历史故事——《将相和》。
板书设计:
35、将相和
(完璧归赵)蔺相如(渑池之会)
以国家利益为重
(不服气)廉颇(负荆请罪)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评价人物。
3、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评价人物。
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
1、故事引入:
你们还记得《完璧归赵》的故事吗?请同学们讲一讲。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出示填空,检查预习:
“将”→(廉颇)→(大将军)
“相”→(蔺相如)→(宰相)
“和”→(同心协力)
二、了解因果:
1、找到文中的过渡句,指名读。
2、出示图示,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
三、反复读文,感知人物形象:
1、分角色读课文,力求读通、读熟、读好。
2、出示填空完成“人物开花”成语游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填出可以用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成语——课内、课外的成语都可。)
四、借助名言,丰满人物形象。
1、在蔺相如、廉颇两个人物,你喜欢(敬佩)谁?说说理由。
2、根据课文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esigner在双质量飞轮曲轴系扭振分析中的应用_江淮汽车等.pdf VIP
- 腹腔感染的治疗(共49张PPT).pptx
- 2025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pdf VIP
- 120个文言文常考实词及记忆口诀.docx VIP
- 2024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现状和地方实践经验研究报告.pdf VIP
-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汇编(含四个大单元).docx VIP
- 项目七:凉拌蔬菜(课件)五年级上册劳动人教版 .pptx
- 车务系统防寒安全知识.docx VIP
- 日本语能力考试N2文法课件8.(基准类语法)~を基準にして.pptx VIP
- 《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技术》全套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