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餐桌上的大学》.doc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餐桌上的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餐桌上的 大学》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联系课文理解“微不足道”、“迫不及待”等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一家人在晚餐时的对话,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正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使孩子产生了学习的欲望,时时会学习,处处能学习,就会每天都有收获。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正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使孩子产生了学习的欲望,时时会学习,处处能学习,就会每天都有收获。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2、这是一位普通的父亲常教育孩子的话,朴实而富有哲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每天有所收获,他规定——“我和弟弟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在晚餐时交换。”于是,每天在餐桌前的学习是孩子们一生都忘不了的。他们把这段幸福的时光称为——(板书:餐桌上的大学)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完成预习要求。 2、检查预习。 (1)朗读词语。 (2)理解词语。 3、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正音。其余边听边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它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交流(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2)四人组分角色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父母不露声色的情感的传递。 (3)齐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 3.语言实践: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一.听记引入: 1.小干部用忆记法让学生进行听记: 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因此我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 2.出示答案,校对,齐读。 3.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句话是从——(齐读课题)这篇课文的第一小节概括而来的。 [出示]节一 指读; 引读:父亲常说—— 因此他规定—— 读到这,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餐桌上是指——(晚餐桌上),那么“餐桌上的大学”是什么意思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 1.要求: (1)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思考:“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2.检查: (1)[出示]聆听拯救 嘈杂琐碎 斟酒压轴戏 鸦雀无声 A.分组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要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B.你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难理解的词? 琐碎:细小而繁多; 压轴戏:(注释)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读课文,师随机板书读错的字词,正音; 指导难读的句段。 三.初读课文,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1.轻读课文,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它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知道: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可能会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称小学、中学或学校?先存疑) 四.合作学习并交流。 1.[出示] 话题1:说说父亲要我们在晚餐时交换知识的原因,并表明你的看法。 话题2:简要说说是怎样交换的。 话题3:在交换的过程中,父母发挥了什么作用?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话题4:你觉得,这样学习有什么妙处? (1)四人一小组,分工选择以下话题中的一个。 (2)独立学习(师充分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并且特别关注程度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学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自由交谈——允许学生走动,寻找各自的合作伙伴(选择同一话题的同学) A。说说自己的学习所得; B。咨询学习疑问; C。向同伴提问考查; D。也可以找老师交谈。 (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展示思维,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4)各同学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组员学习那部分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父母的哪些表现激励着“我们”学习?默读课文,“——” [出示] A。……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B。……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恩。好。” C。母亲的回答总会让气氛轻松起来。“尼泊尔?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D。“雨生,”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妈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尼泊尔。 (2)交流、指导朗读: (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以及谦虚,无时不刻鼓动着我们学习的欲望,父母之间的那种默契又不知不觉地把学习引向更广、更深,引导我们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探究) 五.语言实践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补充听记的内容:……必须不断地学习。 (为什么称“餐桌上的大学”?) 2.介绍某次全家在一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