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3.4 预制梁场 3.4.2 场地建设 (1)场地建设前施工单位应将梁场布置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方案内容应包含各类型梁板的台座数量、模板数量、生产能力、存梁区布置及最大存梁能力等。预制场建设要与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基本同步启动,避免出现“梁等墩”及“墩等梁”。 (2)宜采用封闭式管理,场地内应按办公区、生活区、构件加工区、制梁区和存梁区、废料处理区等科学合理设置,功能明确,标识清晰。 * * 生活区 钢筋加工区 预制区 废料堆放区 3.4 预制梁场 * 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备配备表(表3.4.2 ) (3)各项目预制场应统筹设置,建设规模和设备配备应与预制梁板的数量和生产工期相适应,一般不低于表3.4.2规定。 3.4 预制梁场 * * (5)预制梁场应尽量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规划、建设,每个预制梁场预制的梁板数量不宜少于300片。若个别受地形、运输条件限制的桥梁梁板需单独预制,规模可适当减小,但钢筋骨架定位胎膜、自动喷淋养护等设施仍应满足施工生产要求。 (7)预制梁板钢筋骨架应统一采用定位胎膜进行加工,并设置高强度砂浆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 3.4 预制梁场 * * 3.4 预制梁场 * * (8)设置自动喷淋养生设备,预制梁板采用土工布包裹喷淋养生(北方地区应根据气候情况采用蒸汽保湿养生),养生水应循环使用。 3.4 预制梁场 * 3.4.3 台座布设 (1)预制梁板的台座强度应满足张拉要求,台座尽量设置于地质较好的地基上,在不良地基路段,应先进行地基处理。为防止发生张拉台座不均匀沉降、开裂事故,影响预制梁板的质量,先张法施工的张拉台座不得采用重力式台座,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式台座。台座端部受力处应设置钢筋网片。 3.4 预制梁场 * (2)底模宜采用通长钢板,钢板厚度应不小于6mm,不得采用混凝土底模,推荐使用不锈钢底模板。 3.4 预制梁场 * 3.5 小型构件预制场 3.5.3 其他要求 (1)小型构件预制应选用振动台振捣,振动台数量根据预制构件生产数量确定。 * (2)模板应使用钢模或高强度塑料模板,保证混凝土外观。 3.5 小型构件预制场 * 3.5 小型构件预制场 * 3.6 施工材料存放 3.6.1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 2)砂、石料存放 (1)用于实体工程的砂石料应分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料场应采用不小于30cm厚的混凝土墙体等构造物(高度一般不小于2.5m)隔开,场内地面应设坡度,确保不积水。 (2)砂石料应按规定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状态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 * * 3.6 施工材料存放 反坡排水 * 3)钢材存放 (1)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存放在仓库或防雨棚内,并挂牌标识。地面应做硬化处理,并垫高不小于30cm,严禁与潮湿地面接触,不得与酸、盐、油类等物堆放一起。 3.6 施工材料存放 * 4)半成品、成品存放 (5) 支座、锚具等主要成品材料应在室内存放。 (6) 防水卷材及土工材料等应避免雨淋、日晒、受潮,注意通风,远离热源。 3.6 施工材料存放 * 工地建设分册 目 录 2 驻地建设 3 场站建设 1 总 则 4 人员管理 5 制度建设 6 临时工程 7 文明施工 附 录 * * 4.1 一般规定 4.2 建设单位 4.3 监理单位 4.4 施工单位 4.5 试验室 4 人员管理 * 4 人员管理 4.1 一般规定 4.1.1 由于全国各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规模差异较大,各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工地试验室的管理模式、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情况区别也较大,本章节内容主要是针对常规高速公路项目各参建单位的人员管理做一般规定,各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 4.1.3 建设单位管理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应满足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1]438号)的有关规定。 * * 4 人员管理 4.1.4 监理单位管理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应满足招标文件和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06)的要求。 4.1.5 施工单位管理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应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4.1.6 试验室管理机制、机构设置、配备人员和资格要求应满足投标文件和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12号)文件的要求。 * * 4 人员管理 4.2 建设单位 4.2.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