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杨春玲1 王曼玉2 李佼阳2
(1.作者单位:161000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2.(杨春玲);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王曼玉、李佼阳)
第一作者简介:杨春玲,1966年9月出生,女,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及内科临床护理方法。电话电子信箱: yangchunlingy@126.com。通讯地址: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德龙路35号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南院,161000。
[【摘要】]方法目的 探讨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选择2014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缓解接受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此基础上予以接受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包括舌肌和咀嚼肌训练、闭口做咀嚼运动、发音训练、吞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等。按照上述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措施每日干预一次。分别于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出院前,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两组患者评价吞咽障碍功能,并于。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积分(1.97±0.4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1±0.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9.4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吞咽障碍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2.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9.43±3.8),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进行 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可改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吞咽时是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反射运动。当支配吞咽运动的神经、肌肉及口腔、咽、喉等处病变时可造成吞咽运动障碍。假性延髓麻痹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其中而吞咽困难常可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心理障碍、脱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急危情况,影响着脑卒中患者临床康复进程和预后[1]。目前,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法[2]。因此,探讨能改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的干预方法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干预对通过对3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给予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干预,并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病例组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一、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
选取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病房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病房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72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全部病例所有患者均“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符合《实用神经病学》[3]中“假性延髓麻痹”诊断标准符合史玉泉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标准[3]。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且,病程在15d~45 d。同时能够除外;排除出血性脑卒中、进展性脑卒及后循环供血障碍患者(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腔隙性脑梗塞者死)、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患者。共入组72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62.57±8.15)岁;病程最短16~d,最长43 d,平均病程(31.3±7.4)d;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4例,糖尿病史6例,高血脂史5例。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1.78±7.83)岁;病程最短15~d,最长41 d,平均病程(32.4±8.1)d例;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2例,糖尿病史7例,高血脂史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既往史等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说明1:该既往史数据没有错误,所纳入的病例不一定合并有既往史;有一部分病例无既往三高病史)
1.2 护理2.方法
(1)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 = 1 \* GB3 ①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卒中后延髓麻痹的疾病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