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路桥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课件:专题9 戊戌变法.ppt

浙江省路桥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课件:专题9 戊戌变法.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9 戊戌变法 专题9 戊戌变法 基础知识梳理 一、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从而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4.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康有为:把西方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主张变法改革。 梁启超: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 严复:翻译《天演论》,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宣扬变法图强的思想。 总之,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宣传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标志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2.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 (1)内容: A.政治:上书办报裁冗员。作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B.经济:投资厂路开矿。作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文教:裁汰绿营西法练兵。作用: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传播。 D.军事:废八留学改书院。作用:增强国防力量。 (2)评价: 进步性: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局限性:没有涉及设议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3.失败:戊戌政变 (1)过程: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维新人士。 (2)原因: A.主观: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没有彻底反封建 ②对外国侵略者抱有幻想 ③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B.客观:对改革不利的国内、国际环境 ①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②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 (3)教训: ①当时的中国走改良(君主立宪)道路是走不通的 ②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推翻封建专制,实现民族独立,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解读】 百日维新的特点具体表现有(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⑸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⑹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⑺从推行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 三、戊戌变法的目的 (1)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 (2)首要目的(直接目的):救亡图存 四、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五、戊戌变法的影响 (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上:激发了爱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的传播,是近代中国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 (4)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办学堂、创报刊、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 (1)康有为编撰《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等书并送呈光绪帝的意图是什么?(3分)与其在材料二中阐发的观点是否矛盾?(2分)为什么?(4分) (2)康有为在材料二中引述的历史史实是否完全准确?请做出你的判断,(2分)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阐述变法的重要性,推动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实行君主立宪。(3分) 不矛盾(2分)。在他看来,法国革命造成长期流血斗争;而且中国不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社会现象,实行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4分) (2)不准确。(2分)因为法国“革变频仍,迄无安息”之说明显夸大;(2分)而中国虽废除封建(分封制),但仍长期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现象(君主专制统治强化)。两说均不符合法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2分) 看关键句解读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 政治 它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 它试图变革旧制度,提倡君主立宪制,虽然未被采纳…… 经济 它提倡发展近代工业…… 思想 它著书立说、办报刊、传播西方民主思想,抨击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经济工业化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人民思想的觉醒 变法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 维新派急躁冒进,缺乏政治经验,过于理想化;光绪帝无实权。 客观原因 经济基础 直接原因 外部原因 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破坏变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民族资产阶级实力不足 袁世凯告密 西方列强不希望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