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主要内容 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论 一、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回忆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是总供求均衡的条件 总需求 = 计划总支出 总供给 = 计划总收入 = 计划总产出 如果计划总支出不等于计划总收入,会出现什么情况?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研究和讨论社会经济的生产或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中的四个市场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 二、均衡产出 (一)假设条件 ★ 整个社会只有两个部门:居民户和企业。 ★ 企业投资是自发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 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能以不变的价 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凯恩斯定律) ★ 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即: (二)总支出与宏观均衡 ⊙总支出(AE) ★ 总支出即总需求,等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之和。 ⊙宏观均衡 ★ 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即总供给等于该社会全体购 买者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 (四)均衡产出的形成 如果计划总产出小于计划总支出 ……非计划的库存投资(IU0)减少,企业部门将扩大生产,增加产出,直至与计划总支出相等。 均衡产出的形成 结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总产出等于计划总支出,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 非计划的库存投资 = 计划总产出 - 计划总支出 但是,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的库存投资不一定为0。 均衡产出总结 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一) 计划总产出 = 计划总收入 = 计划总支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1、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函数 简单的消费函数反映了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3、刻画消费函数的变量 边际消费倾向(MPC) 增加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平均消费倾向(APC) 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 某家庭的消费函数 某家庭的消费函数 某家庭的消费函数 关于消费的基本心理定律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这种关系被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这是凯恩斯的关于消费的第一基本心理定律 边际消费倾向为什么递减? 回答 在获得收入后,人们往往先维持其习惯的生活标准,然后再储蓄;而人们习惯的生活标准是不易改变的。 因此,当收入变化后,消费变化不大,即在收入增加的过程中,收入增量中用于储蓄的份额会越来越大。 注意 消费总是大于0的,即使收入为0。 这意味着消费曲线不仅与纵轴(消费轴)相交,而且与45°线相交。 推论一 APC可以大于1、等于1和小于1。 推论二 根据MPC递减可得,APC MPC且递减 4、线性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0<?<1 ?为自发消费 ?为边际消费倾向 ?Y为引致消费 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观察 1) 线性消费函数 曲线上每一点 的斜率都是一 样的,并且大 于0小于1。 即0?1 观察 2) 自主性消费显 示为消费曲线 在纵轴(消费 轴)上的截距 观察 3) APCMPC APC由大于1递减且趋近于MPC 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 社会消费函数表示的是总消费和总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令:CS=全社会的总消费 YS=全社会的总可支配收入 则:社会消费函数就是CS=f(YS) 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 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 假设 YA : YB : YC : YD : YE = 1 : 2 : 2 : 1 : 1 则有 YS = YA + YB + YC + YD + YE = 7YA 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 结论 1) 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要关注每个个体在总体经济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社会消费函数与家庭消费函数具有相似的特征. (二)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1.储蓄函数:反映了储蓄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1)边际储蓄倾向(MPS):增加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某家庭的储蓄函数 某家庭的储蓄函数 某家庭的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储蓄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增的,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对储蓄函数特征的证明 第一步: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关于可支配收入互补,这是由于储蓄是消费后的剩余收入。 第二步:MPC和MPS之和恒等于1 第三步: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 第四步:APS MPS 3、线性储蓄函数 如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含程序文件 ).doc VIP
- 82页精益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三年规划建设方案PPT.pptx VIP
- 高级建筑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各省市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2届广州市高三12月调研考(零模)语文试题.doc VIP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5部分:风电场.pdf VIP
- 2024年中级通信工程师传输与接入(有线)知识点.pdf
- 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pdf VIP
- GB50652-20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docx VIP
- 2.3《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 2025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