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和人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國的歷史和人物 97.1.31 作者:洪志豪 三國詩詞 赤壁 杜牧 拆戟沈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籌筆驛 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 風雲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 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真不忝 關張無命欲如何 他年錦里經祠廟 梁父吟成恨有餘 三國詩詞 蜀先生廟 劉禹錫 天地英雄氣 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 業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 生兒不象賢 淒涼蜀故妓 來舞魏宮前 三國詩詞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繁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國詩詞 臨江仙 王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 (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東漢末年,地方豪強勢力迅速增強,涼州士族豪強董卓以誅宦官為名,進入洛陽,立漢獻帝。另一士族豪強袁紹起兵討董卓,各地豪強紛紛起兵割據自立,相互爭奪,一時間全國又陷入內戰混亂之中。後袁紹據有冀、青、幽、并四州,成為北方最大軍閥。曹操初據有兗州,復收編了青州黃巾軍三十萬,勢力漸強。他又將洛陽的獻帝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優勢。建安五年(200),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展開決戰,曹操大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強的軍事集團。 請看下一頁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軍南下,佔荊州,與在長江中下游的孫權對壘。此時正在流亡中的漢皇室後代劉備也起兵欲興漢室,率荊州的殘餘勢力與江東的孫權結合,形成孫劉聯合抗曹的形勢。劉備派軍師諸葛亮到孫權處說孫出兵,孫、曹大軍在赤壁會戰。曹操大敗,退回北方,劉備得以佔據荊州,後入成都。從此,曹、孫、劉三大勢力成鼎足之勢。 曹操封魏公,遷都鄴,後又進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蜀或蜀漢)。公元229年,吳王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三國分立時代正式開始。 請看下一頁 三國初期,各國主要致力於整頓吏治,恢復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較突出。從曹操統一北方、開展屯田開始,生產逐漸恢復,曹操又改革了東漢以來的許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強的勢力,掃除了宦官和外戚的專權,吸收中下層地主階級人物參加政權。魏文帝時,又實行九品中正法,承認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權利,在經濟上也給予優惠。蜀國丞相諸葛亮嚴格採用法治,紀律嚴明,賞罰分明,使蜀國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特別是諸葛亮招撫西南夷,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吳國自公元211年孫權遷都建業後,東南地區很快得到開發,共得43郡313縣,比東漢時大大增強。吳國土地開闢,農業發展,政治穩定,航海業發達。 請看下一頁 三國時期雖然仍有不斷的戰爭,但已和東漢末期軍閥混戰的性質不同,是有順應民心所向的統一戰爭性質。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蜀、吳爭奪荊州的戰爭,蜀、魏爭奪漢中的戰爭,和魏滅蜀、晉滅吳的戰爭。三國的軍事實力以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因此統一戰爭的主角最後落在魏晉方面。三國鼎立局面對東漢末年軍閥大混戰來說,是一歷史的進步。三國中以吳國的時間最長,共52年;次為魏,共45年;再次為蜀,共43年。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晉滅吳。至此,三國時代宣告終結。 結束 以下是在:/Top/World/Chinese_Traditional/ 將軍系 1.周瑜 公謹 2.孫權 仲謀 3.黃蓋 公覆 4.陸遜 5.魯肅 子敬 6.呂蒙 子明 7.甘寧 興霸 8.太史慈?子義 軍師系 諸葛亮 姜維 費瑋 陶謙 等…………… 以下所有的資料是在:/hugo_chang_01/ 三國官職表(一)   大將軍:戰國時始置,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東漢時多由貴戚充任。具體名號有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鎮東大將軍、撫軍大將軍等等,除驃騎大將軍之位稍低於三公之外,其餘均在三公之上。三國時夏侯惇、薑維等人皆為大將軍。   大司馬:漢武帝(劉徹)廢太尉設大司馬,光武帝(劉秀)又廢大司馬為太尉,故大司馬即太尉,為掌管軍政和軍賦的最高官職,即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東漢時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  大司農:秦時稱治粟內史,景帝改稱太農令,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更名為大司農。魏初設大農,文帝(曹丕)黃初二年(22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