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交斜放网格 方形平面鞍形网壳的全过程曲线 (对角线长度 L=60m,高度: H=6, 9, 12, 15 and 18m)    不同参数分析算例表明,单层鞍形网壳的全过程性能十分多样化。但有其明显的共性,即总体上荷载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如果不考虑材料的塑性和强度限制,结构始终维持实际的承载能力。 双曲抛物面网壳挠度与矢高的关系     当网壳高度为9m或6m,即高跨比小于1/6时,结构刚度已难于满足实用要求 双曲抛物面网壳的屈曲模态         结构的后期位移形态大都是沿受压方向形成多个波,但结构依靠受拉方向杆件仍可承受荷载。     对鞍形网完来说,稳定性不是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但作为一种替代保证,结构刚度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来进行验算。 七、规程关于网壳结构稳定性验算 的规定及说明 1.   单层网壳和厚度较小的双层网壳均存在总体失稳(包括局部壳面失稳)的可能性;设计某些单层网壳时,稳定性还可能起控制作用,因而对这些网壳应进行稳定性计算。      * 对鞍形网壳来说,建议采用结构整体刚度验算来代替复杂的稳定性验算。      结构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可以把结构强度、稳定乃至刚度等性能的整个变化历程表示得十分清楚,因而可以从最精确的意义上来研究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仅考虑几何非线性的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方法已相当成熟。因而现在完全有可能要求对实际大型网壳结构进行考虑几何非线性的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其稳定性承载力。     * 如果全过程分析中还要进一步考虑材料的弹塑性能,方法就繁复得多,目前还不宜对多数工程提出这一要求。 3. 设网壳受恒载g和活载q作用,且其稳定性承载力以(g+q)来衡量,分析表明,荷载的不对称分布(实际计算中取活载的半跨分布)对球面网壳的稳定性承载力无不利影响,对四边支承的柱面网壳当其长宽比上L/B ≤1.2时,活载的半跨分布对网壳稳定性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对椭圆抛物面网壳和两端支承的圆柱面网壳,这种影响则较大,应在计算中考虑(K2, ) 。    4. 网壳缺陷包括节点位置的安装偏差、杆件的初弯曲、杆什对节点的偏心等,后面两项是与杆件有关的缺陷。        在分析网壳稳定性时有一个前提,即网壳所有杆件在强度设计阶段是都已经过设计计算保证了强度和稳定性的。这样,与杆件有关的缺陷对网壳总体稳定性(包括局部壳面失稳问题)的影响就自然地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而此处主要考虑了网壳初始几何缺陷(节点位置偏差)对稳定性的影响。    * 至于缺陷的最大值,按理应采用施工中的容许最大安装偏差;但大量实例表明,当缺陷达到跨度的1/300左右时,其影响才充分展现;从偏于安全角度考虑,规程中规定了“按网壳跨度的1/300”作为理论计算的取值 5. “安全系数”K的确定应考虑到下列因素:(1)荷载等外部作用和结构抗力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一般考虑此项影响的系数大致为1.6);(2)计算中未考虑材料弹塑性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迄今进行的一些算例表明,考虑这一影响的系数大致在1.2 ~2.0的范围内);(3)结构工作条件中的其它不利因素。关于系数K的取值,尚缺少足够统计资料作进一步论证,因而暂时只能沿用目前的经验值。但从今天来看,这一经验值 (一般取5)可能稍偏于保守。  6. 规程中给出的以上公式虽然形式较简单,但它们不是连续化理论公式(拟壳法),而是在较精确的有限元全过程分析方法基础上,对参数分析结果回归得到的拟合公式。  单层网壳稳定性验算公式汇总 [nks]——容许承载力标准值 (KN/m  ) [  ]——考虑荷载不对称分布影响的折减系数 1. 单层球面网壳 2.单层椭圆抛物面网壳 3. 单层圆柱面网壳 (1) 四边支承 (2) 纵边支承 (3) 两端支承 当 L/B   1.2, 网壳等代刚度计算公式 网壳常用网格形式  a.扇形三向网格球面网壳主肋处的网格(图a)  b.各类网壳中的单斜杆或交叉斜杆(带虚线)正交网格(图b)  c.圆柱面网壳的三向网格(方向1代表纵向)、椭圆抛物面网壳    或其它网壳中的三向网格(c)     式中A1、A2、Ac分别表示方向1杆件、方向2杆件和斜杆的截面积,I1、I2、Ic为相应的截面惯性矩,杆件间距△1、△2、△c和角度ɑ均示于图 谢谢大家!     *几何尺寸: b= 15m                         L = 15, 21, 27, 33, 39, 45m.                         ( L/b = l, l.4, l.8, 2.2, 2.6, 3.0 )                         f/b = l/2, l/3, I/4, l/5.     * 支承条件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