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考与练习 什么是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简述条码技术与其它自动识别技术的区别。 * * * 据说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之前,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中粮)的某产品为了出口,不得不高价购买外国条码,请问:这产品是什么?价格是多少?答案:当时,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出口欧洲的40000吨/年的罐头食品(蘑菇、芦笋、青豆),由于没有条码被拒,不得已使用了在原联邦德国注册的条码。花了38000马克,每年还要交一定的年度费用。1马克约4元 第一讲 条码技术概论 《条码识别技术》 * 学习要求: 了解条码技术的历史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 理解条码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掌握条码技术的特点 * 第一节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1条码的历史 1.2条码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条码技术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2.1条码技术的研究对象 2.2条码技术的特点 * 第一节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1.1条码的历史 条码技术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近20年间得到实际应用和迅速发展.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乔·伍德兰德和贝尼·西尔佛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条码表示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称作“公牛眼”条码。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地区的统一代码——UPC码的奠基人。 * 1.1条码的历史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Hoc委员会制定了通用商品代码—— UPC代码(Universal Product Code), UPC商品条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该码制的统一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 * 1.1条码的历史 1971年,布莱西公司研制出“布莱西码”及相应的自动识别系统,用于库存验算。这是条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应用。 1972年,莫那奇·马金(Monarch 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码(Coda Bar),主要应用于血库,是第一个利用计算机校验准确性的码制。 1972年,交插25码由Intemec公司的DavidAllair(戴维·阿利尔)博士发明,提供给Computer — Identics 公司,此条码可在较小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信息。至此,美国的条码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 * 1.1条码的历史 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niform Code Council,UCC) 于1973年建立了UPC商品条码应用系统。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商品条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商品标识,为条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 allair)博士推出39条码,很快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码码制。39条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的条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 1.1条码的历史 欧洲物品编码系统(EAN) 1977年,欧洲共同体在12位的UPC-A商品条码的基础上,开发出与UPC-A商品条码兼容的EAN系统,并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uropean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简称EAN。直到1981年,由于EAN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改称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简称EAN International。2002年,改名为GS1。 * 1.1条码的历史 1981年128码由 Computer Identic 公司推出。而93条码于1982年投入使用。这两种条码的符号密度均比39条码高将近30%。 此后,戴维·阿利尔又研制出第一个二维条码码制—49码。 特德·威廉斯(Ted Williams)于1988年推出第二个二维条码码制—16K条码。 1990年 Symbol 公司推出二维条码 PDF417。 1994年9月日本Denso公司研制成QR Code。 2003年中国龙贝公司研制成龙贝码,矽感公司研制成二维半条码码制—Compact Matrix。 2005年12月26日“二维条码新码制开发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课题验收会上,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二维条码——汉信码通过验收,填补了我国在二维条码码制标准应用中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空白。 信息密度 * 1.1条码的历史 1951年 David Sheppard 博士研制出第一台实用光学字符(OCR)阅读器。 1964年,第一台带字库的OCR阅读器安装成功,可用来识读普通打印字符。 1969年,第一台固定式氦—氖激光扫描器研制成功。 1971年,研制出PCP便携式条码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风电工程风机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VIP
- 西电人工智能19计算智能Part136.ppt VIP
- (必会)注册营养师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集成产品开发(IPD)(整体介绍).pptx VIP
- SY-T 5587.3-2013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pdf VIP
- 童光辉-政府会计-第七章 资产的核算-B.pptx VIP
- 党支部支委培训.pptx VIP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三级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MT 76-2011 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油及其高含水液压液.pdf VIP
- ★CCC内审检查表文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