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类型 患者面部,显示左眼裂变小并完全闭合眼睑 常见类型 上矢状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为非感染性,多见于产后1-3周的产妇、妊娠期、口服避孕药、婴幼儿或老年人严重脱水等。感染性血栓少见。血栓形成时,使流入该窦的大脑上静脉回流受阻,也形成血栓,可导致脑皮质显著水肿,并有出血性梗死及软化灶。 多急性/亚急性起病,常呈全身衰竭状态,首发症状多见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复试等高颅压症状。 婴幼儿可见喷射性呕吐,颅缝分离;老年患者可症状轻微,可仅有头昏、头痛、眩晕等;部分患者早期可有癫痫发作。 常见类型 乙状窦血栓: 常由化脓性乳突炎或中耳炎引起,常见于急性期,以婴儿及儿童最易受累。 约50%患者由溶血性链球菌性败血症引起。发病时可有发热、寒战及外周血白细胞增高。 婴幼儿可见喷射性呕吐,颅缝分离,嗜睡和昏迷常见,也可发生抽搐。 若颈静脉孔受累则会导致颈静脉孔综合征。 若扩展至直窦、岩上窦、岩下窦、上矢状窦,则颅内压增高更为明显。 国内CVST发生常见的部位为上矢状窦,且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为非感染型。 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和病程的延长,大部分患者CSVT形成往往累及多个静脉窦。 分析国内报道的388例CVST,最为常见的症状也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表现,国人CVST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 魏东宁;中国人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中国卒中杂志;2007;2(9):729-733 一般治疗 降低颅内压: 急性期治疗首先需要稳定患者病情,预防和逆转脑疝发生,可采用静脉滴注甘露醇、去除出血性梗死组织以及颅骨切除减压手术。 病因治疗: 对严重脱水及长期进食不好者,补足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给予全面的营养。 对于心功能不全者,及时改善心功能。 对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结节性红斑、 白塞氏病等者可给予激素治疗。 对血液系统疾病应予相应的治疗,如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进行放血疗法、放射性核素治疗及烷化剂治疗。 对于病因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蛋白C和蛋白S缺乏症、口服避孕药、手术等导致的高凝状态,进行抗凝疗法。 对于血小板增多症,需使用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血粘度增高者,可采用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药物。 对感染性病因,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 对症治疗: 伴有癫痫发作者应进行抗癫痫治疗。 对昏迷患者应加强护理,预防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海绵窦血栓形成导致眼球突出、球结膜水肿以及角膜反射消失有导致角膜溃疡可能的患者,可使用眼罩和抗生素眼膏保护。 抗凝治疗 肝素化----肝素/低分子肝素: 首次剂量3000-5000IU静脉推注,再以1000-1500IU/h持续静滴,每6-8h后再增加100-200IU/h,直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增加1倍,肝素治疗需持续到病情稳定。 低分子肝素治疗CVT同样有效,但对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小,出血并发症少,需监测凝血指标。肝素治疗后应继续口服华法林维持治疗 华法林: 华法林的起始剂量为10mg, 1次/d,第 3天开始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调整剂量,目标INR为2.0-3.0,疗程为6个月 对于发生CVT的孕妇,需要继续使用肝素而避免口服华法林 通过胎盘,有导致胎儿畸形的风险 肝素也可能因为胎盘功能不全而发生胎盘出血 溶栓治疗 全身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优点是快速、方便,缺点是病灶局部浓度低,所需用量偏大,全身出血风险较大,目前已较少采用。 静脉内局部溶栓: 通过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使溶栓药直接进入脑静脉或静脉窦,达到局部溶栓的目的。其优点是可以应用较小的剂量达到较好的溶栓效果, 出血风险小;缺点是操作需要相应的设备、场所和人员。 动脉内局部溶栓: 经颈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颈内动脉注射溶栓药,数秒钟后达到静脉窦起到局部溶栓作用。其优点是可保持病灶局部较高的药物浓度,用药剂量较全身给药少,适用于范围较广的静脉窦血栓形成;缺点是操作需要相应的设备、场所、人员,且所需药物剂量高于局部静脉内溶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 急诊科 钱宇 2017-06-14 定义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 占成人中风的0.5%-1%,在普通人群中CVT的年发病率为(3-4)/100万,儿童中为7/100万,其中75%为女性。 解剖生理 脑静脉窦(Cerebral Venous Sinuses): 又称硬脑膜窦(dural sinuses) 组成:上矢状窦、下矢状窦、岩上窦、岩下窦、海绵窦、 直窦、侧窦(横窦、乙状窦)、窦 汇。 脑静脉(cerebral veins): 浅静脉组: 大脑上静脉、大脑中浅静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咽喉用药市场白皮书.pdf VIP
-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doc VIP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秀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0章-使用 Python 语言实现机器学习模型-回归分析.pdf VIP
- Lesson 3 at the seaside(课件)典范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9章-机器学习概述.pdf VIP
- 主体性概念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讨.docx VIP
- 普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docx VIP
- 医院急性创伤患者救治流程.pdf VIP
- 讲义 16 分式讲 16 分式.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