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渡琼州海峡送电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夜渡琼州海峡送电台   我母亲黄荔容(1914-2009),东莞城人,是老红军、中共党员、广东省委党校离休干部。   早在1934年,她就读广州国民大学附中时,就参加了秘密的革命读书会,接受革命的宣传教育、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参加了广州“中国青年同盟”。1937年到了日本东京,在中共东京支部领导下从事学习和革命活动。“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战活动,1938年在家乡参加东莞抗日模范队。1939年在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工作。1940年初我们家老二在韶关的南雄出生了,当时生活十分困难,只能把孩子送回家,让亲戚来抚养。于是在5月底母亲带着孩子回到了香港。   早年我外公在香港替远房亲戚经营一家杂货海味店东兴号,我母亲11、12岁就带着我的两个舅舅,在店里帮工和生活。我母亲是能干而且是特别会持家过日子的那种女人,直到她的晚年,对各种海味的属性还是了如指掌。她的绝活是烧得一手好菜,在家族亲戚们中间是“驰名省、港、澳”的。后来外公去世了,两个舅舅就成了店里的伙计。其实,在店里干活的人,基本都是亲戚。我要讲的故事就是从这个小店开始的。   接头   “东兴海味”店,专营鲍参翅肚、京果海味、罐头杂货,处于香港的热闹的地段旺角油麻地新填地街上。   6月下旬的一天,我母亲在小店里坐立不安,她接到通知,今天有同志来“接头”。街上人来人往,来小店办货的人也多起来了,我母亲没有心情来照顾客人。她开始焦急起来了,爬上了存货的二楼向街上张望,就在这时楼下小伙计喊道:“容姐,有人找”。我母亲赶紧下楼,一见来人,就迎上前去轻声地招呼道:“老廖,请上二楼”。她认识来人,但还是有点意外。   廖承志时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他正式来“接头”,很少有。他和他的同事有时会路过或碰到“情况”时,就会从前门进来,喝口茶,后门就溜出去了。当时他们的活动是半公开的,连店里的伙计都知道他们是“解放区的人”。更深的、鲜为人知的“缘分”,是因为东兴店的东家(我叫他为舅公)多次通过“八办”给八路军捐款。因此,东兴店就成了外围(估计属于编外)的一个联络点了。   我母亲跟在廖承志身后上了二楼,她已经注意到他提着一个不小的皮箱。这时,他才放下皮箱,摘下那压得很低的礼帽,环顾了一下楼上楼下。这次,他是来布置一项重要任务的:1939年2月,海口沦陷,形势突变。由于日本海军的封锁,琼崖与海外、香港的交通断绝。为了加强对琼崖的抗日斗争等工作的全面领导,及时发出指示和了解海南岛的情况,党中央曾多次指示广东省委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帮助琼崖解决电台问题。l940年1月26日,党中央指出:“琼崖要有三部电台,并以一部与中央联络”。为此,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又购置一部75瓦电台和15瓦收发报机,急于送往海南岛。为安全起见,“兵分两路”,两部电台分两路送,在这个手提皮箱里15瓦的小型电台,就由我母亲负责送。   廖承志郑重地向我母亲交代了任务。几十年以后,每每讲起这段历史,我母亲就记住了一句话:“小黄,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当然,她还记住了广州湾(湛江)的联络地点,时间定为7月初。   广州湾是进出海南岛的必经之路,人员和物资必须在此地中转。因此,八路军办事处、南路特委、琼崖特委都十分重视此地交通线的建立。1939年秋,根据驻香港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的指示,琼崖特委在湛江霞山的菉塘村成立菉塘交通联络站,由张刚、林其材负责,交通员先后有唐南、林裕等10多人。琼崖特委就以湛江市为中转站,设立交通线:湛江至琼崖(东线至湛江霞山—硇洲岛—琼山演丰山尾;西线走湛江市霞山—海康—徐闻—临高)。   我母亲接到任务后,稍作安排。七月初,她独自一人带着皮箱就上路了。她混在来往的商人和小贩中,乘船从香港去广州湾。一路上很平静,但她还是寸步不离那个比性命还要重要的皮箱。到达后,不知是因为随身行李不起眼还是敌人的疏忽,我母亲顺利地出了码头,叫了一辆脚踏三轮车,抱着皮箱坐车直奔琼崖办事处在霞山市区设立“信而行”。因为,事先“八办”已有联系和安排,大家见面时都彼此心照不宣。交通员张瑞民同志带着她先在西营市区的一间小屋暂住了两天,后乘交通船到了硇洲岛,不久,再乘船到了徐闻北腊港,上岸后步行三、四十里路到达徐闻县龙塘镇。   龙塘镇是雷州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小港口,是琼崖特委设立的,连接琼州海峡两岸的主要交通枢纽之所在。但自1939年2月日寇侵占海南岛后,对琼州海峡实行严密的封锁,在海南那边绝对禁止船只出海,每天都有敌人的巡逻艇、炮艇在海面来回巡逻,要从这里渡海入岛完成任务,就要用命“搏一搏”。   集结   我母亲在交通员张瑞民的带领下,来到了镇上的“良友茶店”,这又是琼崖特委驻广州湾(湛江)办事处设立的联络站。在这里住了两个晚上后,在交通员的安排下,我母亲转移到附近渡海前的集结地——锦山村住下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