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教学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acute tracho-bronchitis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齐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是一种下呼吸道疾病,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对气管粘膜所造成的急性炎症 2011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 是临床最为常见、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 2011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 门诊患者 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 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节 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来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冠状病毒 鼻病毒 肺炎病毒 急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因 一、感染 细菌 急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因 二、物理、化学因素 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气、氯气等)的吸入,对气管-支气管粘膜急性刺激等亦可引起。 三、过敏反应 致病原 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的吸入; 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移行; 细菌蛋白质的过敏 引起气管-支气管的过敏炎症的反应,亦可导致本病。 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纤毛细胞损伤脱落,粘膜腺体肥大,分泌物增加,并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若细菌感染,分泌物可呈粘液脓性。炎症消退后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 病 理 咳嗽、咳痰 ,干咳 ,少量粘液性痰,粘液脓性,偶可痰中带血,气促,胸骨后发紧感。 两肺呼吸音粗糙,可有散在干、湿性啰音,啰音部位常不固定,咳痰后可减少或消失。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发热,38℃左右,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改变,细菌性感染较重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痰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X线胸片检查大多数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以及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线胸片检查,可作临床诊断。 进行病毒和细菌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 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 呈自限性,全身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 咳嗽、咳痰一般 持续3周 双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 急性支气管炎 诊断 一、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骤,发热较高,全身中毒症状,如全身酸痛、头痛、乏力等明显。常有流行病史,并依据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供鉴别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症状明显,一般无咳嗽、咳痰,肺部无异常体征。 三、其他 支气管肺炎、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百日咳等多种肺部疾病可伴有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应详细检查,以资鉴别。 鉴别诊断 治 疗 一般治疗 休息;充足的水分和维生素C;室内通风,适当的室内温度、湿度。 镇咳 头孢菌素 大环内脂 祛痰 治疗 吸入 镇咳 吸入 祛痰 肺炎克雷伯菌 替代 镇咳 咳嗽是机体健康的“双刃剑” 清除呼吸道大量吸入物 清除过度分泌或纤毛清除障碍产生的大量粘液 清除大量异物 影响工作、休息 心理负担 导致病情恶化 引发并发症 睡眠障碍 延误学习 情绪烦燥 经济负担 “社交绝症” 咳嗽 —要适“咳”而止 影响生活 影响工作 传播疾病 导致并发症 咳嗽 清除气管内“垃圾” 生理保护性反射 不加控制 Presentation By CaoMin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教学 大夫,我感冒流鼻涕,ko!ko! 哪儿不舒服? 流涕 咳嗽 喷嚏 发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 苏 省 人 民 医 院 齐 栩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病原体以病毒为主,主要是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gtions) 细菌感染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继发于病毒感染。细菌性 化脓性链球菌最为常见,其次是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支原体和 肺炎衣原体较少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诱发因素 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 病原体侵袭 病毒: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 细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 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病。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