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据估计,汴京人口最高达150万以上,比唐朝首都长安的人口多三分之一;临安人口最多达120万。 唐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多个,宋朝则增加到四十多个。北宋有12%以上的户口居住在城市之内。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城市风貌 城镇的发展变化: 城镇大量出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政府对城镇居民的管理方法 将居民编为坊郭户,按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 城镇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 人们在瓦舍中欣赏戏剧、杂技、说唱、歌舞等。 风行的体育项目是蹴鞠。 宋代城市特点: 1、城市规模大、人口多 2、打破市坊制,有了早市和夜市。 3、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绘宋朝的生活画卷:“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位马夫。” 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风奢靡时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丝制的鞋子了。” 当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人文明的元朝大都城市,竟然感到眼花缭乱,宛如身处人间天堂。 丰 富 多 彩 的 社 会 生 活 宋卖眼药图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瓦舍 市民的娱乐生活 勾栏百戏说唱图 傀儡戏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清明上河图》中的说话场面 图片说明:学子们在完成科举最后阶段的考试——在皇帝(坐在中间书案后,穿黄袍)驾前举行的殿试。此前他们以通过了州试和省试,实际上已经获得成为官员的权利。 宋代自太宗末年始,对文官一般不判死刑,杖责、黥刺也很罕见。 * 诗句注解:宋代每逢科举考试发榜那天,达官富室之家清晨便出动”择婿车“,去到”金明池上路“,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即”绿衣郎“为婿。 * 图片说明:“收割”监工指导农民在已经抽干水的稻田里收割。 * 总结全课 * 第 13 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两宋时期的社会主要有哪些阶层? 为什么士的地位比较高? 2、宋朝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是什么样? 他们有哪些传统节日? 3、宋朝都市有什么特点? 社会主体 士 农 工 商 出身贫寒或出身中小地主家庭,是有知识、有文化而未取得官职的人 国家官僚阶层的后备军,一旦做官,就可以享有丰厚的俸禄,生活十分优裕,地位很高。 农民。种地为生的人,有自耕农、半自耕农和无地的农民。 各种手工业者,相对自由 商人。行商坐铺之人。地位开始提高。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叶梦得《避暑漫抄》。 科举取士 两宋三百年间,共取士约十一万人。初期进士每年二三十人,宋真宗景德三年(1005),一榜取士达三千多人,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宋代御前殿试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集》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北宋时期的正、副宰相,科举出身的人就占到了90%以上,南宋比例更高。可以说,宋代士人在经过“十年寒窗”的艰苦努力之后,一旦科举登第,得到的将会是精神、物质两方面的超值回报。 优待士大夫 (宋)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拜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家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 ——王夫之《宋论》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择婿贵进士(榜下捉婿)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王安石 囊空不办行春马,眼眩行看择婿车。 ——苏轼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亦不凡,为一权势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此青年深深鞠了一躬,推辞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 ????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农民生活 收割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茅草农舍(敦煌壁画) 请回答: ①佃农在法律上有哪些权利? ②宋朝法律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