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经济政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明清社稷坛(今北京中山公园)  ;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甲骨文中的“田”字  ;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2、商周时期:井田制;铁农具牛耕;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 一律按土地好坏收税。;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2、商周时期:井田制 3、战国以后:土地私有制 P16 ①确立: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吕氏春秋》;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2、商周时期:井田制 3、战国以后:土地私有制 P16 ①确立: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 ②主要形式:地主土地所有制(国有和地主)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2、商周时期:井田制 3、战国以后:土地私有制 P16 ①确立: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 ②主要形式:地主土地所有制(国有和地主)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③特点及问题: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 限田);明朝的“鱼鳞图册” ;(均田制 限田);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二、“重农抑商”政策 1、目的:确保赋役地租,巩固封建统治; 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其轻为非亦大矣。——《史记.货殖列传》;材料: 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 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 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商君书》;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二、“重农抑商”政策 1、目的:确保赋役地租,巩固封建统治 2、战国商鞅变法首倡;材料: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 ——《商君书》 奖励耕织、轻徭薄赋、兴修水利、鼓励改进农具 ;北京先农坛 观耕台;《雍正祭先农坛图》;“抑商”;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二、“重农抑商”政策 1、目的:确保赋役地租,巩固封建统治 2、战国商鞅变法首倡 3、西汉武帝的政策;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晁错《论贵粟疏》; 凡隐瞒不报者,或呈报不实者,除没收其财产外,并须罚去边郡戍边一年,对告发者加以奖励,可得被告发者财产的一半。 ——钱穆《中国经济史》;“抑商”;“抑商”;(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正德元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明史.舆服志》;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二、“重农抑商”政策 1、目的:确保赋役地租,巩固封建统治 2、战国商鞅变法首倡 3、西汉武帝的政策 4、明清时期的政策 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二、“重农抑商”政策 三、 “海禁”和“闭关锁国” 1、明朝的“海禁” 2、清朝的“闭关锁国” ①含义:; (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旨令;马戛尔尼;马戛尔尼;一、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演变 二、“重农抑商”政策 三、 “海禁”和“闭关锁国” 1、明朝的“海禁” 2、清朝的“闭关锁国” ①含义: ②影响:;?;闭关锁国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