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绿素? 叶绿素 叶黄素?, ? 叶黄素? 色谱法(层析法、色层法)Chromatography 1905年俄国植物学家M.G. 茨维特 (Tswett)提出 CaCO3 固定相 stationary phase 石油醚 流动相 mobile phase §6 色谱分离法 展 开 示 意 图 分离原理: 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由物理化学性质:溶解度、蒸汽压、吸附能力、离子交换能力、亲和能力及分子大小等决定)的微小差异进行分离。 当互不相溶的两相做相对运动时,被测物质在两相之间进行连续多次分配,这样原来微小的分配差异被不断放大,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 色谱分离法的分类(按流动相与固定相聚集态分类)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 毛细管电泳 气-固色谱 气-液色谱 液-固色谱 液-液色谱 流动相:气体、液体、 超临界流体 固定相:液体、固体 1、方法原理 固定相:固体吸附剂(如硅胶、活性氧化铝、纤维素等)制成糊状,均匀涂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涂层厚度约为0.25mm——制成薄层板 流动相:有机溶剂 分离机理:吸附 薄层板干燥,活化后,在下端用毛细管点上试样,放入盛有展开剂的密闭的层析缸中,试样各组分在两相间反复被溶解吸附,易被吸附的组分移动慢,从而产生差速迁移而得到分离,各组分经显色后得不同斑点,可定量测定。 用比移值Rf衡量分离情况 一、薄层色谱法 展开方法 层析缸和层析槽展开 薄层色谱法点样及展开过程 取一大小适宜的薄层板 在薄层板的下端点上标准和样品 放在层析筒中展开 取出,标记前沿, 晾干 着色,分析 简单分离装置如P369图11-11所示 Rf值最大等于1 (随溶剂一起上升到前沿),最小等于0(组分不随溶剂移动)。 Rf值是衡量各组分的分离情况的数值(Rf0.02即可得到分离)。 Rf值相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使用Rf值定性:将标准和样品的 Rf 值进行比较,可以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 比移值(Rf):Rf=a/b 2.比移值 a为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cm b为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cm 3、吸附剂和展开剂的选择原则 分离非极性组分:用活性强的吸附剂、非极性展开剂。极性小的组分Rf大 分离极性组分:用活性弱的吸附剂、极性展开剂。极性大的组分Rf大 4、应用 硅胶G(含煅石膏作粘合剂)薄层,适当展开剂分离各种有机磷农药。 用硅胶G薄层,以丙酮—氯仿(6:94)为展开剂,分离和测定食品中黄曲霉B1等致癌物质。 二、纸上色谱分离法 1、方法原理 固定相:滤纸上的水——利用纸上吸着的水分(一般的纸吸着约等于自身质量20%-25%的水分,其中约6%能通过氢键与滤纸纤维羟基结合,不随流动相移动——固定相) 流动相:有机溶剂(展开剂) 分离机理:根据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比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操作:点样、展开、干燥、显色 得到色谱图、测定(定性和定量) 2. 应用 甘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混合氨基酸的分离 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水=4:1:2 显色:茚三酮 葡萄糖、麦芽糖和木糖混合糖类的分离 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水=4:1:5 显色:用硝酸银氨溶液喷洒,即出现Ag的褐色斑点。 定性:由Rf值可判断是哪种糖;葡萄糖的Rf为0.16,麦芽糖的Rf为0.11,木糖的Rf是0.28。 分离性质相近的金属元素,如矿石中铌N(V)-Ta(V)的分离 三、反相分配色谱分离法 固定相:有机相, 载体-有机萃取剂 流动相:水相 应 用: 用三正辛胺-纤维素色谱柱,分别用10mol·L-1盐酸,6mol·L-1盐酸和0.05mol·L-1硝酸为洗脱液,可以将Th(IV),Zr(IV)和UO22+很好地分离。 操作方法: 将试液调至萃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并控制一定的流速流经色谱柱; 用同样的流速及与试液相似的水溶液洗涤柱床; 控制一定的流速、温度; 根据待分离组分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脱液淋洗,使各组分分离。 原 理: 装柱 引入试液 加洗脱剂:萃取-反萃取 -萃取重复分配 反萃取、实现分离 §7 电泳分离法 依据是带电粒子在迁移率上的差别。 电泳:在电场作用下,电解质中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度向电荷相反的方向迁移的现象。 Q:电荷 η:黏度 r:粒子半径 环糊精类型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分离条件:背景电解质,15mmol/L [CD]-50 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2.5;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