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本章安排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信用的演进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工具 第四节 信用与经济 时间: 2-3课时 第一节 信用的演进 一、信用的含义和特征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偿还和付息是信用的基本特征。 信用与商品买卖的区别。 信用与财政分配的区别。 二、信用的演进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信用的产生: 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 2、信用的发展: 实物借贷 货币借贷 (二)信用关系产生的要素 1、债权债务关系双方 2、一定的时间间隔 3、信用工具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一)商业信用的概念: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二)商业信用的特点: 1、必须与商品交易结合在一起,是信用的借贷,同时也是商品的买卖。 2、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 3、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4、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分散性的特点。 一、商业信用 (三)商业信用的作用 1、对经济的润滑和增长作用 2、调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 3、商业信用的合同化(或票据化),使自发的、分散的商业信用有序可循,有利于银行信用参与和支持商业信用,强化市场经济秩序 (四)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严格的方向性 2、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3、融资期限的短期性 4、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5、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 二、银行信用 (一)银行信用的概念 银行信用(bank credit),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形式,以存放款、贴现等多种业务形式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所进行的借贷行为。 (二)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 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3、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4、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三、国家信用 (一)国家信用的概念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二)国家信用的作用 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 2、弥补财政赤字 3、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四、消费信用 (一)消费信用的概念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方式。 (二)消费信用的方式 1、赊销 2、分期付款 3、消费贷款 (三)消费信用的作用 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五、国际信用 (一)国际信用的概念 国际信用是指跨国的借贷活动,即债务人和债权人不是同一个国家的居民。 (二)国际信用的形式 1、国外商业性借贷 出口信贷 国际银行信贷 国际市场信贷 国际租赁 补偿贸易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2、国外直接投资: 一国资本直接投资于另一国企业,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或享有部分所有权的一种资本流动形式。 六、民间信用 (一)民间信用的概念 民间信用,泛指非官方信用,包括民间的货币和实物借贷、民间的商业信用、民间的“合会”等,尤指民间货币的借贷。 (二)民间信用的特点 1、民间信用的主体: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或组织,以及一般家庭消费者。 2、民间信用的范围:较小 3、民间信用的期限:较短 4、民间信用的利率:随行就市 5、民间信用的风险:较大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特征 (一)概念: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信用工具具有双重性质:对出售者和发行人,它是一种债务,对购买者或持有人,它是一种债权或一种金融资产。 2、信用工具的特征 1、偿还性:信用工具的发行者 或债务人按期归还全部本金和利息 的特性。 3、安全性:信用工具的本金遭 受损失的可能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