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课件8功与能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图所示,厚度不计的圆环套在粗细均匀、长度为L的棒的上端,两者质量均为m,圆环与棒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为一常数,为kmg(k>1).棒能沿光滑的竖直细杆AB上下滑动,棒与地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且无动能损失.设棒从其下端距地高度为H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与地经n次碰撞后圆环从棒上脱落⑴分析棒第二次碰地以前的过程中,环与棒的运动情况,求出棒与环刚达到相对静止时,棒下端距地高度h;⑵求出n、k、L、H四个量应满足的关系. ⑴由机械能守恒,棒第一次碰地以前速度 A B L H 棒与地相碰后瞬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向上, 加速度为 环速度 环加速度 棒与环相对初速度 相对加速度 棒与环相对静止时 环与棒的共同速度 从棒从地面向上到与环相对静止的过程中,一对摩擦力做负功,重力分别对环、棒做负功,由动能定理: 续解 ⑵棒与环一起以V1自由下落h至第二次落地时速度仍由机械能守恒 此后棒与环相对滑动 则若在碰n次后环脱离棒,n、k、L、H四个量应满足的关系: 查阅       钢球沿着光滑的长梯弹跳,在每一级台阶上仅跳一次,如图所示.每次与台阶碰撞时,球要损失η=50%的机械能.试求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及其与竖直线的夹角φ.(梯子台阶的高度h=10cm,宽l=20cm) l h φ 根据题意,第一次与平台碰撞前后有 v v v落 v起 v v 每次跳起到落到下一台阶的过程中,有 v起 v起 v落 由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得钢球每一次飞行时间 代入数据整理后得 说明起跳速度变为水平,除钢球落在拐点情况外,应舍去此解 取元功作微元,以功能原理为基本依据求得一类物理问题解答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元功法”.这种解法所循基本原理是分析力学中的“虚功原理”,由伯努利首先提出的.用元功法可以处理某些平衡问题,且颇为简单. 元功法 元功法处理平衡问题基本思路 取与原平衡状态逼近的另一平衡状态,从而虚设一个元过程,此过程中所有元功之和为零,以此为基本关系列出方程,通过极限处理,求得终解.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柔软粗绳,穿过半径R的滑轮,绳的两端吊在天花板上的两个钉子上,两钩间距离为2R,滑轮轴上挂一重物,重物与滑轮总质量为M,且相互间无摩擦,求绳上最低点C处的张力. 专题8-例10 本题用元功法求解! 分析粗绳、滑轮和重物构成的系统的受力情况 A O C R B TA (M+m)g 分析绳之一半的受力情况 TC 设想在A处以力TA将ABC段绳竖直向上拉过一极小距离Δx 由功能原理 Δx a b 如图示,一轻三足支架每边长度均为l,每边与竖直线成同一角度,三足置于一光滑水平面上,且恒成一正三角形,现用一绳圈套在三足支架的三足上,使其不能改变与竖直线间的夹角,设三足支架负重为G,试求绳中张力FT. 专题8-例11 本题用元功法求解! 分析支架的受力情况 G FT FN 设想支架各边足部在绳合力作用下向正三角形中心移动一极小位移 Δx: Δx Δy 支架每个足部绳合力元功 负重重力势能增量 Δx与Δy几何关系如示 : θ Δx Δy 当Δx→0, Δθ →0, 由功能原理 B A β α C       如图,所示的曲柄连杆机构中,设曲柄端A上所受的竖直力为Q,由活塞D上所受的水平力P维持平衡,试用元功法求P与Q的比值.图中α、β为已知. C B A P α D β 设想设活塞D(即连杆的B端)以速度v通过一微小位移Δx,与此同时,连杆A端以速度vA绕C点通过一小段弧 vn v vA vA v v α-β Δx vA 与v杆约束相关关系如示 vA方向与曲柄CA垂直,且是与B相同的水平速度v及对B点的转动速度vn的矢量和 Q Δy 在力P发生水平位移Δx的时间内,力Q发生的竖直位移为 由元功法得       如图所示,均匀杆OA重G1,能在竖直面内绕固定轴O转动,此杆的A端用铰链连住另一重G2的均匀杆AB,在AB杆的B端施一水平力F,试用元功法求二杆平衡时各杆与水平所成的角度α及β. F O A B 分析连杆的受力情况 G1 G2 x y 设想水平力使AB杆的B端移动极小位移Δx3 续解 同时,G1、G2力沿力方向的极小位移各为: 由元功法得 将各力的微小位移代入: 查阅 该等式成立须 利用图象求功之方法适用于当力对位移的关系为线性时;或在表示力对位移关系的F-s示功图中F(s)图线与s轴围成的图形“面积”有公式可依时;因为在F-s示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