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 1、规模经济效应 2、竞争加强效应 3、投资刺激效应 4、经济增长效应 5、扩大和深化效应 8.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8.3.1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1)单领域合作阶段。 (2)多领域合作阶段。 (3)欧洲联盟阶段 (4)制定欧盟宪章阶段 历次欧盟成员国扩张情况 第六次扩张: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 目前欧盟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体”,5月9日为“欧洲日 ” 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 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2、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实证效应分析 由于边界、海关的取消,相互间的贸易量一定会增加。这种新“创造”的贸易一部分来自于各国间不同行业的进一步专业化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一部分来自市场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益。 欧洲统一市场的建立也会带来“贸易转移” 效应。由于成员国内商品成本、价格的下降,使得一部分非成员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因为仍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失去竞争能力,不得不退出欧盟市场。 从目前欧洲进口的情况看,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中国、“亚洲四小龙”和其他新兴工业地区。 总之,欧洲统一市场的建立对于欧洲经济来说是有利的,但对非成员国向欧盟国家商品和劳务出口、间接或直接投资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8.3.2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北美自由贸易区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生过程 (1)美加自由贸易阶段 1965年美加两国的《汽车自由贸易协定》 1989年1月1日生效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2)北美自由贸易区阶段 1992年12月17日美、加、墨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生效 1965-1992年 (3)从北美自由贸易区到美洲自由贸易区 2001年4月23日,“美洲自由贸易区(FATT)”协定签署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 (1)对自由区内三国的影响 北美自由区也会有“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双重结果。 由于墨西哥劳动力相对充裕而资本相对缺乏,“贸易创造”会更多地来源于资源禀赋不同而出现的比较优势。自由贸易之后,美国、加拿大将向墨西哥出口更多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墨西哥可以向北方两大工业发达国家出口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加之间则可利用规模经济来扩大工业产品的双向贸易。 总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扩大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使三国的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从而对经济发展更加有利。 (2)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影响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对外影响主要是“贸易转移”。由于免税,从成员国进口就变得相对便宜,许多产品的贸易就从非成员国转移到成员国。因此,原来与北美三国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势必受到影响。 受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一些以美国为主要市场、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的国家,包括中国以及东南亚等地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8.3.3 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于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经过10余年的发展,APEC已经从初期的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空泛的地区经济论坛发展为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庞大的国际组织。 成员国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和东盟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以及文莱);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1991年11月加入);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1993年11月加入);智利( 1994年加入);秘鲁、俄罗斯、越南(1998年11月加入)。共21个成员。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简称东盟,1967年成立,总部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 东盟10成员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 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国已于2002年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降至0-5%。 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4国将于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 东亚“10+3”经济合作机制是指东盟10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之间的对话合作框架与运行机制。 东盟与中国“10+1” 合作机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