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关于在幼儿园如何运用奖励的思考?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幼儿园教师和我谈到了这样一
件事情她所在班级的一个小男孩庆庆是个十分能干、热情外向的男孩。有一天午睡前
庆庆很早就进入了睡眠室看到老师在拉窗帘庆庆也去帮忙。这样连着好几天庆庆在
午休准备环节都帮助老师拉窗帘。有一次老师特意奖励了庆庆一颗糖果庆庆十分开心。
谁知奖励后的第二天午睡前庆庆却对老师说“老师你要给我糖的不给我就不拉窗
帘了。”老师一时有些愕然没想到奖励似乎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变了味。这位教师
感到很困惑到底该不该给奖励呢?为什么给了奖励反而适得其反呢? 奖励作为一
种对幼儿积极行为的肯定与强化的教育方法在幼儿园中被广泛地使用。以上这位教师遇
到的问题是教师发现运用奖励后的结果与自己运用奖励的初衷背道而驰。由此可见奖励
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并不一定对幼儿的行为都产生正向作用。如何合理、恰当地运用奖励
是幼儿园教师需要关注并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为什么要奖励 幼儿园的奖
励是儿童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引导和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策略。由于
36岁的幼儿处于“他律”的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的道德认知直接与外部的奖惩联系在一
起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可以通过奖励增强幼儿对是非的判别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是被社
会所接受的是值得赞赏的。当积极的行为发生时教师给予奖励让幼儿获得愉悦的情
感体验他们就会更加愿意重复那些行为并逐渐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同时奖励有
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儿童形成对世界、对
他人的正面看法激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情感。 二、何时奖励 既然奖励是教
育的一种重要策略那么什么情况下该运用奖励呢?目前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基本上
教师每天都在运用奖励甚至出现了一些滥用奖励的现象。“你真棒!”“你真聪
明!”“如果你今天能在规定时间内把饭吃完老师就给你奖励一个小贴画”“只要你今
天来幼儿园不哭老师就给你一个小玩具”……请教师们反思一下奖励是否已经演变为
控制幼儿行为的一种工具了呢? 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
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而后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解答
一个难题就奖励1美元另一组则没有任何奖励。德西发现被奖励一组的学生在有奖时
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却很少有人自学答题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无奖励一
组中的许多学生仍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在自由活动时间热衷于解答未解出的难
题。 这个实验对于教师应该在什么时候运用奖励给出了很好的启示。当儿童本身对
某一行为或活动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时外部的奖励反而削弱了其内在动机。这时候如果
外部奖励消失了幼儿之前相应的行为也就减少了。德西效应正好解释了话题中出现的这
个问题小男孩庆庆本身自主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帮助老师拉窗帘由于教师不合时宜
地给了糖果的奖励削弱了其为大家服务的内部动机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获取奖励物上
结果奖励起了反作用“老师不给糖我就不拉窗帘了”。 因此奖励的运用一定
要适时。适时具体来说是指要根据需要给予奖励当行为或活动本身对幼儿具有激励意义和吸引力时运用奖励尤其是物质奖励反而不利于幼儿专注于行为与活动减弱了幼儿出
现相应行为或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当幼儿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投入一定时间、精力才能
完成某一行为或活动时奖励能够更好地强化他的胜任感和满足感从而起到积极的作
用。 三、奖励什么 奖励从类型上主要分为两类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幼儿
园中运用较多的物质奖励包括直接给予激励物(如糖果、小玩具等)和代币制 代币制是
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结
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托班、小班的幼儿由于有意注意时间短在积极行为后需要及时给予
强化所以更适宜用直接奖励物。中班、大班幼儿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对自我行为的调控
能力进一步发展合作与竞争行为也逐步增多因此可以选择用代币制进行奖励。如幼儿
园常见的印章墙、奖励栏等孩子们可以通过累积小奖励换取最后的大奖励。但是总体而
言应该谨慎使用物质奖励。有研究表明频繁的物质奖励容易导致幼儿在心理上对奖励
物产生依赖和贪求造成幼儿过分关注奖励物而非积极行为本身从而让奖励变了味失
了效。 因此我们建议幼儿园教师可以更多地使用精神奖励具体包括点头微笑、
眼神关注、亲近拥抱、口头表扬等。幼儿都渴望教师的关注与亲近因此教师对孩子的一
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牵手、一个拥抱往往比小红花、小印章更能够给幼儿带来积极的
情感体验起到正强化的作用。与此同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1月13日四川省公安厅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广东省钢琴考级指定曲目.pdf VIP
- 3.實施2015版藥典无菌实验室改造解决方案.ppt VIP
- 船舶结构与货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工学]画法几何及水利土建制图习题答案(2022年-2023年).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核心素养教案)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ppt VIP
- SN∕T 1537-2023 进口矿产品放射性检验规程.pdf
-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1.doc VIP
- 《3 学习乐谱,记录你的音乐生活》精品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