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土体介质的监测 1.地表沉降 2.土体沉降与位移 3.土体应力与孔隙水压力 二、邻近构筑物与地下管线的保护监测 1.相邻房屋的变形观测 2.相邻地下管线的沉降观测 三、隧道变形监测 1.隧道沉降与水平位移监测地表沉降 2.隧道断面收敛变形监测 四、压 浆 四、压浆—压浆作用 1、填充由于盾构推进后形成的地层土体与隧道之间的建筑 空隙。 2、控制地表变形。 3、稳定隧道、控制隧道纵向变形及横向位移量。 4、改善隧道圆环的受力状态。 5、增加隧道施工缝的防水性能。 6、合理选择压浆位置,可辅助盾构推进轴线的控制。 四、压浆—对压浆材料的要求 1、凝结时间要符合推进施工的要求,主要是保护盾尾的密封 装置不因由于二者凝结而拉坏密封的钢丝刷。 2、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要求略大于隧道埋深处地层压力即可。 3、浆体的工作度要适合压浆工艺的要求,即浆体的和易性要好,不易沉淀,不易离析。 4、浆体凝结后的收缩率要小。 5、浆体拌制要方便。 6、材料的来源要广,价格要低。 四、压浆—压浆方法 1、同步注浆:压浆要与盾构推进速度同步,即做到建筑空隙一形成立即压入等量的浆体填充其空隙,压浆出口在盾尾处。 2、二次压浆:作为对地表后期沉降控制的手段,这是从地表观测数据沉降有扩大发展位置处的管片压浆孔压出,通常称为补压浆。 3、压浆量及压浆压力的控制 压浆量:一般是理论建筑孔隙的130%~250%,具体量是按地表变形观察数据作调整,压浆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这压力是指压浆管路最终出口处,总之压浆要做到及时地用一定压力,把足够符合要求的浆体压入建筑空隙。 五、盾构施工出、进洞技术 五、盾构施工出、进洞技术 采用盾构法建造隧道、各种地下管道,一般是在预先建造好的盾构工作井内进行盾构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转,并将其准确地搁置在符合设计轴线的基座上,当所有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向地层内沿设计轴线掘进施工,一但盾构将要到达终点时,应准确测定盾构的现状位置,从而调整和控制盾构的姿态,使盾构正确无误地进入预先建造安装好的接收井内的基座上。上述施工过程是采用盾构法建造一区间隧道或各种地下管道一个区段的始末。从此引出了盾构首先出工作井洞口进入地层,最后进入接收井洞口,这出、进洞工序是盾构法建造隧道的关键工序。 出、进洞这二个工序的施工技术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成败,建成后隧道的轴线质量和出、进洞口外环境保护的成效。 盾构的出、进洞施工技术必须根据工程所处地层的土质、水文、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等级而制定。 ◢盾构出洞 盾构进洞◣ 五、盾构施工出、进洞技术—事故现象和原因 1、出、进洞时洞门外土体涌入井内 洞口封门拆除后,井外土体不能自立,井内洞圈的密封装置还起不到阻挡洞外的土体,所以洞口外土体随之进入井内,造成地面沉陷,影响附近地下管线和地面建筑物安全使用,严重的造成井下无法施工。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时洞口土体加固不良,没能达到施工要求的标准。 五、盾构施工出、进洞技术—事故现象和原因 2、洞口周圈涌泥水 洞口周圈涌泥水是出现在盾构全部通过工作井洞圈或已经脱出洞圈时,井外泥水不断从洞圈与盾构机或隧道之间的间隙涌入井内,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地面沉陷,和洞口处已建造好的隧道或管道产生过量沉降。 由于在出洞施工时损坏了洞口密封装置,盾构出洞后没有及时做好施工期间的洞口防渗漏处理,因此出现上述现象。 五、盾构施工出、进洞技术—事故现象和原因 3、盾构出工作井洞口时上抬或下沉 盾构出工作井洞口后,失去了基座的支撑,如在施工中对正面平衡压力值的设定和控制不当,是极易产生盾构的上抬和下沉。这将使刚建成的隧道偏离设计轴线,甚至无法正常施工。 出洞时的上抬原因主要是正面进土不当,这是指进土部位和进土量控制不当,使施工时正面挤压程度偏大,导致盾构上抬,而随着盾构的上抬相应的地面也随之隆起。另一重要原因是后座达不到及时满足施工所需,因由于后座需作施工时的垂直运输道之用,上部千斤顶不能按需使用,给施工轴线控制带来较大困难。。 下沉的主要原因是正面土体流失过量,超量出土,这种情况在土体流动度大的地层中更易产生。 五、盾构施工出、进洞技术—事故现象和原因 4、盾构出洞施工时管片产生碎裂、环面不平、内外张角严重,纵 缝喇叭大,管片环向旋转等不良现象。 盾构出洞姿态会影响管片拼装的难易度和拼装后圆环的质量,而后座设置后的质量会影响盾构姿态的控制,后座环面是否在一个平面,这个面是否与设计轴线垂直,所以可以认为后座是隧道施工的基准。 五、盾构施工出、进洞技术—事故现象和原因 5、其它出现过的事故例举如下: 1)正面有障碍 2)工作井洞口尺寸大小 3)盾构的基座定位方向不正确,这是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重庆涪陵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课标新教材)新湘教版数学初中七年级上册1.2.3《绝对值》核心素养型说课稿.doc
- 本量利分析练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广州市南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易错题整理(含答案).doc VIP
- 《社会学概论》项目四 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pptx
- 混凝土课程设计--连续梁设计.docx VIP
- 四年级高思奥数行程问题三1.pdf VIP
- Unlock2 Unit1 第一篇听力讲解及答案.pptx VIP
- 2023年青少年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90题).docx VIP
- 中国溶剂油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