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五 短篇古文閱讀
ㄧ、短文欣賞
郝隆曬書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世說新語?排調篇》
語譯
郝隆在七月七日那天中午,走出屋外,在太陽下廣場上仰臥著。有人問他緣故,答道:「我要曬肚子裡面的書。」
文意分析表
主 題
郝隆以幽默的方式顯示自己有學問
細 節
1人物:郝隆
2時間:七月七日中午
3地點:屋外廣場
4事件:曬書
5目的:顯示有學問
關鍵字句
我曬書
練習
心得寫作(50字左右)
川三不辨
一蒙師只識一「川」字。見弟子呈書,欲尋「川」字教之,連揭數頁,無有也。忽見「三」字,乃指而罵曰:「我著處尋你不見,你倒臥在這裡!」
(明 馮夢龍《笑府》)
語譯
有一位老師,只認得一個「川」字。一天,學生遞給他一本書,請他講解。老師接過書,想找個「川」字來教學生。不料,一連翻了好幾頁,也沒見一個「川」字。 正著急時,忽然看到一個「三」字,便指著「三」罵道:「我到處找不到你,原來你竟躺在這裏!」
文意分析表
主 題
人要有真才實學
細 節
1人物:一位老師
2行為特色:只識一「川」字
3事件:見「三」罵「川」字「倒臥」
4推論:老師沒有真才實學
關鍵字句
你倒臥在這裡
練習
(一)心得寫作(以50-100字,寫出你的感想啟示)
(二)續寫故事(這樣的老師,學生會有什麼反應呢?請你編寫後續的故事)
不知變通
父寫「一」字教幼兒。明日,兒在旁,父適抹桌,即以濕布畫桌上問兒,兒不識。父曰:「吾昨所教汝『一』字也。」兒張目曰:「隔得一夜,如何大了許多?」
(明 馮夢龍《笑府》)
語譯
父親教小兒子認「一」字。第二天,父親正好在擦桌子,看見小兒子站在旁邊,
立刻用濕抹布在桌上寫了個大「一」字考問兒子,兒子說不認識。父親說:「這
是我昨天教你的『一』字啊!」兒子瞪大眼睛說:「只過一夜,為何就長大了這
麼多?」
文意分析表
主題
幼兒不知變通
細節
本事
父親教幼兒識字。
教法一
教幼兒寫在紙上。
教法二
隨機教導:以濕布畫在桌上。
問題
「一」的大小不一樣。
結果
兒子不是太天才就是太愚癡。
父親大失所望。
練習
(一)心得寫作(以50字,寫出你的感想啟示)
(二)改寫故事(以白話文寫作)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晏子對曰:「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則然子何為使乎?」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晏子春秋》
語譯
晏子奉齊王之命,出使到楚國去。因為晏子生得矮小,楚王故意叫人在大
門旁另開一扇小門,請晏子從小門進內。晏子不甘侮辱,他不肯進入說:「我
若出使到狗國去,那麼我就從狗門而入;今天我是出使到楚國來,不應當
從這扇小門進去。」
接待外賓的官無話可答,祇得引他走另一條道路從大門進去謁見楚王。
楚王輕視的問道:「齊國難道沒有人嗎?」晏子回答:「齊國的都城有三百,
人們把衣袖張開來,可以遮蔽天日;流汗可以成雨,街道行人摩肩接踵,
如何說沒有人呢?」
楚王要使他難堪,便說道:「既然齊國有這麼多的人材,為什麼竟派你到
楚國來?」晏子笑著說:「齊國派遣使者出國,是要看那一國的國君品德如何?
才決定出使的人才。如果國君賢能的國家,便派賢能的使者去;倘若是個不
賢的國君,那就派不賢的使者去。因為我是個最不賢的人,所以才被派到楚
國來的呀!」
文意分析
主題
晏子機警反應
細節
缘起
晏子出使楚國。
原因
晏子身材短小,招來楚人有意侮辱。
事件一
楚國守城門者要晏子由側門進入楚國。
事件二
晏子認為要到狗國才從狗門入。
事件三
晏子回答楚王自己最不賢才派到最不肖的楚國。
主角
楚王、晏子。
結果
1.楚王自取其辱。2.晏子機警對應,獲得尊重。
練習
(一)心得寫作(以50字,寫出你的感想啟示)
(二)改寫故事(以白話文寫作)
曾子殺彘
曾子之妻至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汝殺彘。」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令。子欺之,是教子欺也,父欺子而不信其母,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