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工业发展史 及世界著名石油公司介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人文社科部 李静静 第五讲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解放后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一、恢复与发展 全国解放后,国家把玉门油田的开发列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全国人民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大力支持玉门油田的建设,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第五十七师划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奔赴玉门油田,玉门油田的开发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 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 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中国的石油发展史上,石油工程第一师就像一颗颗革命的火种,先后参加了玉门油田、新疆油田、大庆油田、四川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一系列油气田的开发建设,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和血汗铸起了一座又一座丰碑,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二、历史性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性大规模的油气资源勘察工作得以全面展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6年发现克拉玛依油田,实现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个突破; 1959年大庆油田的额发现和投入开发,使中国在60年代初期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甩掉了“贫油”的帽子。 之后,相继建成了胜利、辽河、新疆、四川、大港、华北、长庆等大型油气田,石油产量快速上升。 截至1978年,只用不到30年的时间,中国原油年产量就突破一亿吨,跨入了世界主要产油国的行列。 从1955年起,地质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后在华北平原与松辽盆地展开了全面综合地质调查。 1959年9月26日,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位于原肇州县大同镇附近三号探井——松基三井(松辽盆地第三口基准井)喷出了有工业价值的油流。为了纪念这个大喜大庆的日子,当时的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同志建议将该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之后,原地名萨尔图(蒙语意为月亮升起的地方)也更名为大庆。 根据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场关系石油工业命运的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大庆揭开了序幕。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给予大力支持。中央军委抽调3 万多名复转官兵参加会战。全国有5000多家工厂企业为大庆生产机电产品和设备,200个科研设计单位在技术上支援会战,石油系统37个厂矿院校的精兵强将和大批物资陆续集中大庆,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副部长李人俊,周文龙,孙敬文,康世恩也亲临现场指挥会战。 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区,困难的条件下展开的。当时,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错误造成的危害,加上自然灾害和外援的中断,国家能拿出的投资很少。4万多人,几十万吨设备,一下子拥到大草原上,生产,生活都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开发建设这样的大油田,我们没有经验,国外的经验又不能照搬。面对这种情况,会战党组织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号召从领导干部到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两论为指针,开发建设好大油田。 独臂将军余秋里 余秋里(1914——1999.2.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央军委原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 石油工人一声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 天大困难也不怕。 宁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抒怀 大西北创业的秦文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石油青年的楷模”。2009年9月,当选由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出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秦文贵生长于河北省平山县树石村,是恢复高考后村里的第一名大学生,被华东石油学院录取。1982年,21岁的秦文贵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油田。 青海油田所在的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被称为中国西部的“聚宝盆”。然而,经过6个昼夜的跋涉,来到这个“聚宝盆”时他却头昏脑涨、胸闷气短、鼻血不止、辗转反侧。 位于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2700米以上,《我为祖国献石油》中“昆仑山下送晚霞”,描写的就是这里。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生命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