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诈骗犯罪认定探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时代诈骗犯罪认定探微――从一桩不典型诈骗案谈起 数字时代诈骗犯罪认定探微  屈学武 【内容提要】:数字时代的诈骗犯罪多利用数字故障作案并可将数字终端――“机 器”作为诈骗的对象;其诈骗标的除“财物”外还包括财产性利益。在危害行为与危 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上,数字失误多为“法可容许的风险”,并为危害结果的“条件” 而非“原因”,因而它不能阻却特定的危害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个别场合,即 便数字失误导致了“法不可容许的风险”,也属“多因一果”――故意损害他人财产 ..... 法益者仍应承担相应犯罪的刑事责任。考量诈骗犯罪的“占有目的”时,应以能够支 . 配某标的物作为“占有”的构成要义;数字时代的诈骗犯多为“机会犯”,据此,在 . 适用刑法分则相关法条对其量刑之际,应同时适用刑法总则的特殊减轻处罚规定。 【关键词】:数字时代 诈骗犯罪 因果关系 经典罪例 引言:数字时代及其经典罪例概述 据报载,波士顿咨询集团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世界领先 〔1〕 的移动通信、即时通讯以及Web2.0服务的使用者, 中国将成为全球数字巨人。 实 实在在,21世纪以来,我国正日益迈入数字化时代。 所谓数字化,原本包括技术、文化、管理、娱乐等方方面面的数字化,例如数字 刷卡机、数字视频、数字电视、数字电话、数字图书、数字音乐、数字教育、数字出 版、数字广告等。但是,囿于本文命题需要,本文所指数字化,主要指工作环境、特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1〕 Web2.0 是相对于 Web1.0 而言的历史概念。在 Web2.0 中,Web 已由一个单纯的互联网阅读平台,变成可读可 写可编程、可执行的 Web 应用。据此,在 Web2.0 中,每一个互联网阅读者、使用者,又可成为信息源。 因而, Web2.0 平台囊括了人们经常使用的许多服务,如博客、播客、拍客、威客、维客、掘客、路客、换客、拼客、P2P 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总体看,Web2.0 就是以 Flickr 、43T 等网站为代表,以 Blog 、TAG、SNS、RSS 、 wiki 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 、ajax 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动式的互联网新模式。 1 数字时代诈骗犯罪认定探微――从一桩不典型诈骗案谈起 别是面对公众服务方面的经营管理方面的数字化。即以互联网的无限联接传输为平台 基础,以 PC 机为其基本运作设备,并以数字视频采集及其他各类数字终端器具的大 规模采用为其基本工作手段的经营管理或运作环境。这种环境下,无论是接受、发送 还是转换有关指令,都是通过0和1 数字串构成的“数字流”并经一定终端(如计算 机、POS机、有关单位的特定工作机甚至3G手机等)来传递和实现的。 在此数字环境下,有关数字终端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单位,已从既往的百万、千万 字节,跃变为MB (兆)、GB (千兆)、TB (千千兆)字节。有专家预测,目前国人对 数字化信息的展望,已不满足于GB、TB级别了,而是进一步地拟将其推进到超高的 PB、EB甚至ZB、YB之上。 〔2〕 由此可见,在高科技的数字时代,不仅国家、社会管理高度依赖于以有关终端及 其运作软件为平台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市场经济特别是从事商品及其服务的经营者, 更需仰仗数字化管理来简约和提高其工作效率。 然而,数字化的经营管理在节省社会资源、降低工作成本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