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职业生涯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pdf

无边界职业生涯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科学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5,38(1):243-248 243 王忠军等 : 无边界职业生涯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无边界职业生涯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 王忠军 **1 温 琳 1 龙立荣 2 1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2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 当今社会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的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边界职业生涯应运而生,它指一种不限于单一雇佣范围的一 系列就业机会的职业路径。文章在介绍概念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述了影响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四类因素,并指出以往研究在概念、 发展现状、维度和影响广度等方面存在的争议。未来应该针对当前争议有目的地展开研究,界定更加清晰的概念,扩展对无边界 职业生涯类型的研究,以及这种流动环境在更深层上对个体以及组织的影响。 关键词 无边界职业生涯 易变性职业生涯 传统职业生涯 流动 边界 1 引言 界职业生涯” (boundaryless career) 出现。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技术革新、移民潮、 自Arthur 在 1994 年正式提出“无边界职业生 专业化、工作价值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发展与 涯”的概念以来,围绕无边界职业生涯的研究已经 变化,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所依 持续了整整二十年,本文通过电子数据库检索,搜 托的背景也发生巨大变化,并深刻地影响着个体和 集了 40 多篇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英文文献主要来 组织对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态度 (Guest Rodrigues, 自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等 SSCI 期 刊, 以 2012)。 “boundaryless career”为关键字在 PsycARTICLES、 21 世纪前后,职业生涯管理背景的突出变化如 PsycINFO 中检索,并辅以摘要及主题词的搜索,关 下:第一,组织赖以发展的市场环境变得难以预测, 注无边界职业生涯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文文献来 众多管理者和商业人士承认对“未来看不远”。第二, 源为 CSSCI ,以同样的方式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 传统的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逐步瓦解,高度灵活、 希望通过系统回顾与整理相关文献,厘清研究现状 短期化的雇佣关系日渐流行 (Bird, 1994; Feldman 和问题,明确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Ng, 2007) 。第三,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由“关 2 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概念发展 系型”转换成“交易型”,员工必须通过提高技能 来追求可雇佣性 (employability)( 郭志刚 , 2007; 郭志 2.1 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概念内涵 文 , 范 • 德 • 赫登 , 2006; Smith Sheridan, 2006)。第 DeFillippi 和 Arthur (1994) 首次提出无边界职业 四,组织呈现出信息化、分散化、虚拟化、扁平化 生涯的概念,指一种不限于单一雇佣范围的一系列 和小型化等特点 ( 庞涛 , 王重鸣 , 2003) ,其内部环 就业机会的职业路径。这种雇佣范围不仅仅指当前 境越来越不稳定 ( Eby, Butts, Lockwood, 2003) ,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