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名词解释岩宿文化日本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最初由相泽忠洋.doc

日本史名词解释岩宿文化日本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最初由相泽忠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日本史名词解释 岩宿文化 日本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最初由相泽忠洋1949年在群马县岩宿的土层中发现打制石器,其后考古学家又发现了敲打形、刮削形、尖状形、刀斧形等打制石器,故名岩宿文化。 绳纹文化 日本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12000年前~公元前3世纪。其最大特征是制造粗糙的陶器以及使用以弓箭为主的磨制石器,并出现了最原始的农业。在这一时代的遗址中,曾发现许多手制黑色陶器,其外部大多留有绳纹的痕迹,即“绳纹陶器”。绳文时代人们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捕鱼和采集。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绳纹人逐渐转向定居生活,住宅为竖穴式房屋,并具有了相当发达的社会组织和物质交流。崇拜自然的原始宗教出现,即相信万物有灵。 弥生时代 公元前3世纪左右~公元2世纪,出现了形制一致、纹样简单、外形美观的新型陶器——“弥生式陶器”。水稻农耕发展:从中国大陆传入北九州后迅速普及,使日本人转向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由竖穴建筑转为高架房屋。金属工具的应用:铁制器械传入,冶炼技术发展,主要是青铜器与铁器的制作。阶级和地域国家:劳动剩余出现的同时形成了社会分化和阶级,战争推动了部落联盟基础上的地域国家的形成。与中国大陆交流频繁。 邪马台国 公元3世纪,30多个小国组成以邪马台国为中心的联合王国,最高统治者为女王,其下有大率、大倭、大夫等高级官员。大率是中央派到地方各小属国的检察官,大倭负责管理集市,大夫主持外交事务。有军队和不成文的法律和刑罚,是带有母系氏族、政教合一等原始社会残余的早期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同农业分离,贸易发展。定居生活,出现了村落或集市,人口增加。普遍使用铁器农具,冶炼技术发展。等级森严,基本居民分为“大人”(贵族)和“下户”(平民),以及“奴婢”和“生口”(奴隶)。与中国大陆政权交往频繁, 古坟时代 公元3世纪末~7世纪初,规模较大的坟墓,最具代表性的是象征权威的巨大前方后圆坟墓。古坟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从8世纪初开始,火葬流行,古坟逐渐式微。大和政权。积极插手朝鲜半岛事务。等级制,贵族与民众差别大。万物有灵论。 大和政权 3世纪末~7世纪初日本奴隶制国家,大化改新后天皇执政,大和时期结束,在考古学上称为古坟时代。大和政权很大程度上是以大王为中心的畿内地区贵族的联合体,进入5世纪以后,形成了王位由大王家族成员继承的惯例,而且为有效管理器统治地区,逐步建立了以“氏姓制度”、“部民制”、“县主国造制”为特征的政治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大王的直辖领地(屯仓和田庄)和部民制。积极插手朝鲜半岛事务,并向中国东晋和南朝的宋国派出使节。 氏姓制度 大和政权时期的政治制度。“氏”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同族集团,氏族首领称为“氏上”,同族成员称为“氏人”,由“氏上”代表氏族参与各级政治。5世纪末,大和政权按照氏族的政治地位授“姓”给“氏上”,中央级的“氏上”被授予“臣”、“连”姓,同时从中各选一名担任最高行政职务者,称为“大臣”、“大连”,地方氏上则被授予“君”、“直”、“造”、“首”。具有“姓”的“氏上”拥有占有土地、参与国政或地方行政的经济、政治特权,是具有统治者身份的贵族。氏姓制度完善了大和政权统治体系,并巩固了大王的支配地位。 部民制 大和政权时期的政治制度,产生于4世纪末,大化改新后被废除。部是皇室和贵族占有的奴隶集体,一般冠以主人名、职业名,种类有田部、部曲、品部等。部民主要来自被征服者、中国和朝鲜的移民。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地位略高于奴婢;只能用于赠与,不能买卖和随便杀害。部民制是日本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县主国造制 大和政权最初在重要的地区设置县,其首长称为“县主”,任命地方有实力的贵族担任。从5世纪末到7世纪初,又将县改造为“国”,其首长称为“国造”,仍由地方有实力的贵族担任。国造掌管特定区域的行政事务,并管理屯仓与部民、统帅军队等,但要向中央政权提供地方特产、战马、士兵等,其家族也有为大和政权负徭役的义务。 磐井之乱 527年,大和政权准备派遣军队前往朝鲜半岛,联合百济对付新罗,但北九州地区与新罗关系密切的筑紫国造磐井发动叛乱,试图加以阻止。磐井之乱很快被平息下去,但物部氏与大伴氏之间的矛盾也由此加剧。 苏我稻目 6世纪,在拥立钦明天皇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权力大增。将女儿嫁给天皇,加强了对朝廷的影响力,并担任了大臣职位。苏我稻目主持了一系列完善大和政权政治体制的改革,增设朝廷的“屯仓”及其劳动者“名代”、“子代”以加强王权,建立大氏族贵族之间的协议体制以稳定政权,主张尊奉佛教。其政策不仅引起地方贵族的反抗,而且也加剧了苏我氏与其他中央贵族、特别是与物部氏的矛盾。 苏我马子 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家与权臣,苏我稻目之子。担任大臣,578年联合其他贵族消灭物部守屋及其家族。592年杀死不满其专权的崇峻天皇,推举其外甥女额田部皇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