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务十一: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 食品中的致癌物质主要为黄曲霉毒素、亚硝胺、苯并(a)芘等。食品中致癌物质的含量虽少,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危害甚大,因此必须进行监测。;第一节 黄曲霉毒素; 霉菌污染食品可使食品的食用价值降低,甚至使之完全不能食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有2%的谷物由于霉变不能食用。霉菌毒素中毒大多是由被霉菌污染的粮食、油料作物以及发酵食品等引起的。
霉菌毒素多数有较强的耐热性,一般的烹调加热方法不能使其破坏。当人体摄入的霉菌毒素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引起中毒。霉菌中毒往往表现为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有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食品中常见的几类霉菌毒素如下。; 1.黄曲霉毒素
2.赭曲霉毒素
3.展青霉毒素
4.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5.玉米赤霉烯酮
6.杂色曲霉素
7.棒曲霉素
8.岛青霉毒素
9.其他霉菌毒素
串珠镰刀菌毒素、伏马菌素(主要是FBl)这两种毒素都可由串珠镰刀菌产生,两者皆为水溶性化合物,都有强烈的毒性。 ;二、黄曲霉毒素的种类; B大类于紫外光照射下呈现蓝色荧光;
G大类则呈绿色荧光。
其它如M、P等都是B族或G族的衍生物。现知污染食品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G2、B2a、G2a。一般以B1为主,其毒性最大,致癌作用最强。 ;三、黄曲霉毒素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二)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
1. 溶解性 AFT的分子量为312~346,难溶于水、乙醚、石油醚及己烷中,易溶于油和甲醇、丙酮、氯仿、苯、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2. 稳定性 AFT是一组性质比较稳定的化合物;其对光、热、酸较稳定。而对碱和氧化剂则不稳定。; 分解温度为280℃,在中性及弱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在pH 1~3的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易被强碱或强氧化剂破坏,在pH 9~10的碱性溶液中能迅速分解,能被强氧化剂次氯酸钠氧化。
黄曲霉毒素对紫外线照射很稳定,但低浓度时对光很敏感,易被紫外线所破坏。
其溶液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荧光。;四、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一)对植物性食品的污染;其污染程度与各种???物生物学特性和化学组成以及成熟期所处的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富含脂肪的粮食易产生AFT。此外,收获季节高温、高湿,也易造成AFT的污染。 ; (二)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五、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允许含量; 1974年印度西部相邻的两个邦曾发生一次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居民吃了发霉的玉米后,有397人发生急性中毒性肝炎,死亡106人。
2001年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十大案件之一,广州毒大米事件(2002年元月27日焦点访谈) ,是过期大米(发霉、虫蛀)经漂白、加矿物油加工成优质米,其中黄曲霉毒素B1严重超标,结果导致广州人禁食大米而改食面食。; 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所造成的慢性中毒,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比急性中毒更有实际意义。慢性中毒除表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外,主要表现为肝脏的亚急性或慢性损伤。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还有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二)允许含量;表7-1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量标准;六、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 1966年以来,开始使用薄层色谱法结合使用荧光光度法进行定量,使灵敏度大大提高(可达0.1~1 μg/kg ),可用于AFTB1、B2、G1、G2和M1的单独测定,许多国家已把此法作为法定的方法,现阶段我国也是用薄层色谱法结合荧光光谱法作为标准方法。; 近年来,又发展了微柱色谱法,以内径0.4cm玻璃管制成氧化铝—硅镁型吸附剂为主的微柱。样品中的杂质被氧化铝吸附,而AFT则被硅镁吸附剂所吸附,将样品微柱管与AFT标准微柱管比较,即可进行定量,此法操作较薄层色谱法简单迅速,灵敏度为5~10μg/kg,可应用大批量试样的筛选试验,但此法不能分离黄曲霉毒素B1、B2、G1、G2,所以测得结果为AFT的总量。
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食品中AFTB1的测定中薄层色谱法检出限为5μg/kg,酶联免疫吸附法为0.01μg/kg;食品中AFTM1和乳中AFTM1的测定采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乳粉中检测限为0.08μg/kg,乳中0.008μg/L。;(一)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2)注意事项; ③实验过程中的防护:由于AFT是剧毒及强致癌物,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特别小心。
实验过程中应戴口罩,配制标准液时应戴胶手套,并严禁散落在实验台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