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教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与就业工作论坛 PAGE PAGE 1 作者简介: 高秀梅 女 理学硕士 电气工程系讲师 刘 刚 男 电气工程系讲师 于承光 男 电气工程系党总支书记 浅析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高秀梅 刘刚 于承光 [文章摘要]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搜集、远距离的交往、虚拟事物的描绘都可通过网络自由实现。网络带来了自由、宽松的人际关系,学生便会在网络这个特殊情境中,倾吐心声,交流思想,沟通网络情感。同时网络中虚拟的世界又会迷惑许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达到教育的目的又不使学生成为网络的奴隶就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思考的空间,特别是在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 [关 键 词] 网络 情感教育 大学生 PAGE 2 当代某些大学生情感冷漠、行为异化,甚至无所事事,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不感兴趣,从无满足感与幸福感。作为教育者,我总是不断地问自己也问同行:今天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是否承载了太多美好期望的教育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同行们讨论的焦点有的归咎于扩招后的生源质量下降,提出要采取强硬、严格的规章制度;有的呼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高度重视尊重生命的教育……但我认为,问题的核心应该归结到:当代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关照太多,推崇鼓励教育过于盲目,经受的挫折少,他们的素质形成的环境缺失情感教育。我们在反思缺失情感教育造成问题的同时,就应该重视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想方设法满足他们正当的精神需求,既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也要使学生的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控制、缓解和释放,完善他们的人格。网络的特殊功能恰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一、让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情感工作的新载体 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具有其它媒体文化所不具有的特点。它为我们加强思想情感教育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途径。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除了年轻人好奇心强、感觉敏锐的特点外,往往思想丰富、自由、开放、活跃,这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情感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网络化时代,自主、自觉、自愿是人们行为的重要特征,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因受到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而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单纯的鼓动、号召,生硬的强迫、压制、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方法也难以收到实效。思想情感教育网络化,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情感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和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具有的及时、互动、灵活、形象等优势,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几个基本的观点。 (一)将单纯灌输教育转变为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 要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一切手段,向学生提供信息,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凭借老师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渊博的知识,提供给学生想理解的科技前沿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像我在课堂上讲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为什么通三相电转动、通单相电转子不转动?旋转磁场转动的实质与生活中有无类似的现象?旋转的霓虹灯是灯在转吗?与波有无联系?同学们说没学波动理论。我让他们课下上网自己查。好奇心、求知欲督促学生们利用网络查找他们想知的内容,在查找的过程中,又会涉猎到相关的知识,这样在丰富他们课堂所学内容的同时又拓展新的知识。积极丰富的科学内容加热情忙碌的行为自会帮助大学生们正确对待学习,自主的寻找想学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网上网下结合,营造育人氛围 网内网外的良性互动,拾遗补缺,优势互补,共同形成育人氛围,发挥双向育人作用。 如今不少的大学生常常苦于不懂为什么自己不被他人理解,苦于不懂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苦于不懂如何解决内心的矛盾冲突,苦于不懂怎样将挫折和困难进行自我解脱和自我激励。面对熟悉的人他们又不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谈论自己的困惑。我们应针对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对他们进行情商的培养,切实地帮他们解决诸如此类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情商,使他们懂得如何追求和建立人与人之间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并珍惜这种关系,懂得分清健康的情感和不健康的情感并能有效的抵制不良情感的诱惑。 (三)网络文化的多边平等性使大学生思想情感工作主客体双方的信任度大为增强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高校学生思想情感工作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由于人的思想隐蔽性的客观存在,学生不愿意向老师讲真话说实情仍然是当前高校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并成为学生思想情感工作的严重阻碍。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一局面得以消解。在网上,没有师生之分、高低之别,所有网民的人格、权利、地位等一切都是平等的。平等带来了自由、宽松的人际关系,学生便会在网络这个特殊情境中,倾吐心声,交流思想,沟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