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诗经六义经典.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雍【颂】 有来雍雍,至止肃肃⑴ 。相维辟公⑵ ,天子穆穆。 於荐广牡⑶ ,相予肆祀⑷ 。假哉皇考⑸ !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⑹ ,文武维后。燕及皇天⑺ ,克昌厥后。 绥我眉寿⑻ ,介以繁祉⑼ 。既右烈考⑽ ,亦右文母。 词句注释 ⑴ 、雍雍:和悦。《郑笺》:“雍雍,和也。肃肃,敬也。” ⑵ 、辟公:诸侯。《集传》:“相,助祭也。辟公,诸侯也。” ⑶ 、广牡:《集传》:“广牡,大牲也。” ⑷ 、肆祀:陈设祭品。《郑笺》:“又助我陈祭礼之馔(转zhuàn)。” ⑸ 、假:大。《集传》:“假,大也。皇考,文王也。绥,安也。” ⑹ 、宣哲:《集传》:“宣,通。哲,知。” ⑺ 、燕:《毛传》:“燕,安也。” ⑻ 、绥我眉寿:林义光《诗经通解》:“绥,读为遗。” ⑼ 、繁:《郑笺》:“繁,多也。” ⑽ 、右:尊崇。《通释》:“此诗右亦当读为侑劝之侑。……且诗以烈考与文母对举,文母为太姒,则烈考为文王无疑。” 【翻译】 客人和悦心舒畅,严肃恭敬到庙堂。 诸侯公卿来助祭,天子仪容很端庄。 进献肥美大牺牲,帮我祭品摆妥当。 皇考文王真伟大,保我孝子得安康。 百官通达多智慧,文武兼备好君王。 上天平安无灾变,子孙后代得繁昌。 赐我平安寿命长,助我福禄多无疆。 既劝烈考受祭享,又劝文母来品尝。 【赏析】 周王室虽然还不能如后世中央集权王朝那样对全国进行牢固有效的控制,但周王毕竟身为天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小雅·北山》),诸侯们还是要对之尽臣下的职责;实质性者如发生兵事时的勤王,礼仪性者如祭祀时的助祭。这首诗的开头写的便是诸侯助祭的情况。 因后世有肃穆一词,往往容易导致诗中“肃肃”、“穆穆”属同义或近义的误会。其实两词含义用来颇有区别。“肃肃”是说助祭诸侯态度之恭敬,不仅是对祭祀对象——当时周天子的已故祖先,而且是对居祭祀中心地位的周天子本人;“穆穆”则既表周天子祭祀的端庄态度,又表其形态的盛美与威严。这样理解,二词分别用于助祭者(诸侯)、主祭者(天子),方可谓恰如其分。而那些丰盛的祭品(广牡),或为天子自备,或为诸侯所献,在庄严的颂乐声中,由诸侯协助天子陈列供奉。一个祭典,既有丰盛的祭品,又囊括了当时的政治要人,可见其极为隆重。 《毛诗序》说,《雍》是“禘大祖(即后稷)”,但诗中明言所祭为“皇考”、“烈考”,其说难通。朱熹《诗集传》认为“皇考”指文王,“孝子”是武王,其说近是。以武王之威德功勋,召诸侯或诸侯主动来助祭,不仅不难,而且势在必然。不过,这种有诸侯相助祭祀皇考的典仪虽然始自武王,武王之后也会沿用,如成王祭武王、康王祭成王都会采用《雝》所描写的诸侯助祭形式。这种形式,既表现周天子在诸侯中的权威,也表现诸侯的臣服,成为周王室政权巩固的标志。周王室自然乐于定期显示这一标志。至于后来周王室力量衰落,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乃至诸侯纷纷萌生觊觎九鼎之心,恐怕这种标志的显示便难乎为继了。 “假哉皇考”以下八句,是祈求已故父王保佑之辞,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宣哲维人,文武维后”,即臣贤君明,有此条件,自可国定邦安,政权巩固,使先人之灵放心无虞。二是“克昌厥后”,这与《烈文》、《天作》中的“子孙保之”意义相似,对照钟鼎文中频频出现的“子子孙孙永保用”及后世秦始皇的希望其后代“万世而为君”,我们不能不对上古(后世亦同)国君强烈追求己姓政权的绵延留下深刻印象。与这一点相比,“燕及皇天”(即使是虔诚的)和“眉寿”、“繁祉”只能是陪衬而已。 该诗是父母同祭的,因此说“既右烈考,亦右文母”,但“文母”的陪衬地位也很明显,这又是父系社会的必然现象。以这样内容的两句结尾是周颂中唯一之例,透露出《雝》是祭祀后撤去祭品的乐歌的信息,并为诸多《诗经》注疏、研究者所公认。按理说,每一祭典都有撤去祭品这一程序,撤祭诗不会仅此一首,既然现在《诗经》只收录了《雝》,可见《诗经》的整理删定者(旧说为孔子)认为它是其中最出色的一篇。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 yí赠送)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tāo兮达tà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郑风?子衿》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邶风·击鼓》 【名句赏析】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周南·关雎·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小雅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