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識專題報告 目錄 引言 (p.3) 手法一 – 誇張 (p.4-5) 手法二 – 取巧 (p.6-7) 手法三 –渴求溫情 (p.8-9) 手法四 – 混淆視聽 (p.10-11) 手法五 – 明星效應 (p.12-15) 手法六 – 追逐潮流 (p.16-18) 調查 (p.19-20) 總結 (p.21) 感想 (p.22) 鳴謝/資料來源 (p.23) 引言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商機處處。生活於這片土地的香港人,日常生活中一定會接觸到林林種種的廣告。廣告讓我們隨時隨地接收各樣產品及服務的資訊,然而,部分廣告的宣傳手法存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消費者一不小心,便會墮入廣告陷阱,招致損失。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常見的廣告手法,以免招致損失。 手法一 – 誇張 .誇張這手法即向消費者強調用完某種產品或服務後,會有誇張失實的效功效。 手法一 – 誇張 (例子) Red Bull的電視廣告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Red Bull系列的廣告,全都向消費者灌輸「Red Bull送你一對翼」。 事實上,飲用過Red Bull後,會否長出一雙翼呢? ( /watch?v=NrS5x69AxPofeature=related ) 手法二 – 取巧 大多用了取巧手法的廣告都向消費者強調某產品或服務之好處及優惠,但條款及壞處卻位於不當眼處及字體細小。 消費者一不小心,便會被誤導。 手法二 – 取巧(例子) 這個廣告刻意放大「潮人開餐半價 東亞信用卡x蘇豪東」及「免費甜品」,大肆宣傳便宜又超值的甜品。 可是,廣告內的細小字體,卻說明消費者一定要持信用卡購物滿$250才可享用此優惠。 消費者一不小心,使有機會墮入陷阱。 手法三 –渴求溫情 渴求溫情的廣告手法就是向消費者灌輸該產品是快樂的來源、購買該產品就等於愛自己身邊的人的訊息。 手法三 –渴求溫情 (例子) 最新的出前一丁廣告,以親情作賣點。 廣告中的主角每每吃出前一丁就會感到很開心。廣告商藉此帶出出前一丁會為一家人帶來歡樂的訊息。 ( /watch?v=U6Sm7ltya1w ) 手法四 – 混淆視聽 混淆視聽的廣告會強調產品的特別之處,吸引消費者,然而,這個特別之處都通常都不是我們選擇及比較貨品的因素。 廣告商特意把這些因素隱藏,用意是讓消費者不容易察覺產品差的方面。 舉個例子 : 某洗衣粉廣告刻意強調該產品的濃縮能力,以強勁的濃縮能力作賣點,我們選擇洗衣粉時決定的首要條件 - 清潔能力卻沒有提及過。這個就是混淆視聽的廣告。 手法四 – 混淆視聽 (例子) 旺旺食品發行的「O泡果奶」廣告內的兩位主角飲用過「O泡果奶」後,就不期然地發出「O」的一聲。 在這個廣告中,內容只不斷強調飲用過「O泡果奶」後會發出「O」的一聲,卻沒有提及過我們選擇飲料的因素 – 味道及營養。 (/watch?v=nSKhMdnuIP0 ) 手法五 – 明星效應 明星效應可算是香港,甚至全世界最流行的廣告手法。 大部分公司都會找當紅的藝人或城中名人當他們的代言人。 明星效應可以增加產品銷量因為他們健康的形象使廣告的內容更有說服力。 手法五 – 明星效應 (電視廣告例子) 這個兩個產品找了紅星容祖兒作代言人。 可見很多公司都愛找紅歌星來為它們的產品當代言人。 (廣告1: /watch?v=EpWd3y5RSxA )(廣告2: /watch?v=kOVZH7rYgGs ) 手法五 – 明星效應(平面廣告例子1) 由這廣告所見,女歌星薛凱琪是某暗瘡膏品牌的代言人。薛凱琪在香港是個受歡迎的明星,支持者不少。 支持者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可能會花費大量金錢去購買偶像代言的產品。 手法五 – 明星效應(平面廣告例子2) 這個廣告引用了近期大熱的模特兒Angelababy的話,為該產品宣傳。 由於Angelababy被稱作香港的潮流指標,所以她對該產品的好評以足以影響消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選擇。 手法六 – 追逐潮流 廣告商用強調潮流的廣告手法,以潮流來作該產品的賣點,向消費者灌輸買了該產品就會受到全世界注目、人有我亦要有、用了該產品就讓人變得獨特、追上潮流,將一些我們生活上跟本不需要的產品或奢侈品說成是不可缺少,從而吸引消費者購買該產品。 這是衣飾廣告常用的手法。 手法六 – 追逐潮流(電視廣告例子) 六福珠寶的廣告向消費者強調戴上六福珠寶整個人就會變得獨特。 試想想,以上的話可信嗎? 一個人是否獨特就是取決於他有沒有戴上六福珠寶嗎? ( /watch?v=3W4Iqlsf8zY ) 這個廣告為iPhone的保護鐵蓋作宣傳。 廣告設計者特地在產品圖片左上角加上「潮女之選」四字,強調買了該產品便是追得上潮流。 調查 (資料) 為了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