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蜂蜜在中药炮潮及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黄斌申如明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741020)
摘要:蜂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也可作为辅料应用于中药的炮制及中药制剂中。本文就蜂蜜在中药炮制、
制剂中的应用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蜂蜜;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应用
蜂蜜作为常用中药及中成药配料在我国已有悠久 蜂蜜主含葡萄糖和果糖,质量好的蜂蜜果糖量较
的历史。蜂蜜在中成药制剂生产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不 高。另含少量蔗糖、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维生素、
仅用途广泛,货源充足,价格适中,而且对人体无毒副 酶类、矿物质、花粉及蜡质等。含水量约12—27%。由于
作用。 蜂蜜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滋补作用,符合祖国医
一、蜂蜜的功用 学“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除众病,和百药”的论述。蜂
蜂蜜原名石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蜜还含有大量的还原糖,能防止药材有效成分的氧化
苏恭谓:“此蜜既蜂作,宜去石字”。蜂蜜性味甘平,归 变质。炼蜜粘合力强,与药粉混合后丸块表面不易硬
肺、脾、大肠经,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燥止咳,滑肠 化,有较大的可塑性,制成的丸剂圆整、光洁、滋润,含
通便及解毒之功能。用于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脘腹作 水量少,崩解缓慢,作用持久,所以是一种良好的粘合
痛,肺虚干咳,久咳;体虚津亏便秘;外治疮疡敛,水火 剂。蜜丸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需要滋补的疾病。
烫伤等,并用于中药炮制解毒或协同药效等。 2.制蜜丸的蜂蜜,应选浅色高浓度未结晶的蜂蜜
二、蜂蜜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制备蜜丸时,蜜与药粉比例为l:1~1:1.5,可由药物
1.蜂蜜常作为辅料与药物共制,达到协同增效的 的性质、制作季节,制备工具不同而适当改变。一般含
作用 糖类、胶质类、油脂类及粘性药物用蜜量少,含纤维质
蜂蜜是一种食用的天然保健佳品,同时又是一种 和质地疏松而粘性差的药粉用蜜量多。夏季用蜜量少,
重要的中药炮制辅料。蜂蜜常作为辅料与药物共制,以 冬季用蜜量多。手工合药用蜜量较多,机械合药用蜜量
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如麻黄、白前、款冬花、紫菀、百 较少。蜂蜜在人丸前必须经过炼制,以除去杂质,适当
部、旋复花、枇杷等蜜炙后,可增强其润肺止咳作用。故 减少水分,增强粘合力。炼制程度应根据处方中的药物
有“蜜炙甘缓而润肺”之说。甘草、黄芪等蜜炙,可增强 性质、药性含水量来掌握炼制的时间、温度、炼蜜颜色、
其补脾益气之功效。麻黄生用发汗作用较猛,但人体过 水分等,炼成嫩蜜、中蜜或老蜜。这种炮制方法可改变
汗有伤阴之弊,体虚者不宜用,蜜炙后能缓其发汗力, 某些中药材的药性,使之适应某些疾病治疗的需要。
并可增强止咳作用,还能矫味,以免引起呕吐。 3.蜂蜜也是中药片剂生产中的一种良好的粘合剂
2.蜜炙用蜂蜜多为炼蜜 通常使用的中药片剂粘合剂有淀粉、糖浆、糊精
方法是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徐徐沸腾后,改用文 等,虽然各有所长,但总体效果均不太理想。改用蜂蜜
火,保持微沸,并除去泡沫及上浮蜡质,然后用纱布滤 后,既能保留淀粉浆等的优点,又能弥补糊精粘性差的
去死蜂,杂质,再倒入锅内,炼之沸腾,起鱼眼泡,用手 不足。蜂蜜作粘合剂的常用量为30~70%,其浓度与用
捻之较生蜜略有粘性,即迅速出锅。一般蜜炙药物所用 量需按药物的性质作适当调节。蜂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认可实验室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模版及表格.docx
- 第四章(3) 软镜聚合物、硅水凝胶、制造工艺.pdf VIP
- 标准图集-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pdf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培训总结.docx VIP
- 二年级数学口算天天练.docx VIP
- 2025年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数学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含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VIP
- 第四章(2) 软镜参数设计.pdf VIP
- 民航专业工程施工工期标准.pdf VIP
- 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课件11:天体运动种种.pptx VIP
- 2024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CET六级真题和答案解析(第一套)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