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历史发展之佛教的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历史发展之佛教 关键词: 佛教极盛时期 影响 摘要: 六朝以来,佛教开始盛行,朝廷设有专门的官职进行管理,以防止佛寺及僧侣的泛滥和诈骗,隋唐承袭陈的旧制,设昭玄寺,管理佛教相关事宜,设立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后改昭玄寺为崇玄署,位于鸿胪寺治下。 玄奘以后,直至不空,我国求法与译经,继臻极盛。且唐代佛经的翻译,根本改变了前人往往以印度佛教僧人为主翻译的局面。唐朝的很多著名高僧如玄奘 净义等,结合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研究佛学,达到很高的造诣。并且,隋唐高僧对佛教的注疏,极为丰富,同时又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翻译既多,研究就日益繁重,注疏家糅合百家之言,因为卷帙巨大,二是因为佛教义理逐渐彰显,各宗派见解分歧,以一经纶为主干。而往往一部经论,不同宗派见解不同,众谈纷纭,难以取舍。但其对我国佛教翻译传播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正文: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晋势力始盛,到陈至隋时期,佛教遂得大成。在唐时,南北佛教不断融合,其后我国佛教势力达到极盛,并对隋唐文化 雕塑等方面有极大影响。 发展状况 隋唐时,佛教达到极盛时期,有以下表现 1 僧侣多,并在朝廷设有专门掌管佛教事宜的官员 帝代 僧数 寺数 附注 隋朝 236200 3685 据《法苑珠林》卷一百 唐太宗 3716 寺数据《续高僧卷》卷五,僧数据道宣云不满七万 唐高宗 60000余人 4000 据《法苑珠林》卷一百 唐玄宗 僧 75524 尼 50576 5358 此据《新唐书·百官志》,此系唐玄宗时数 唐武宗 260500 大寺 4600 兰若 40000 此据《旧唐书》检毁之数 六朝以来,佛教开始盛行,朝廷设有专门的官职进行管理,以防止佛寺及僧侣的泛滥和诈骗,隋唐承袭陈的旧制,设昭玄寺,管理佛教相关事宜,设立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后改昭玄寺为崇玄署,位于鸿胪寺治下。 唐有令:凡国忌日僧道设斋行香。且凡皇帝即位,大赦 宣诏 三教徒均应排班听诏。这些官职,法令一方面是隋唐佛教繁荣发展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使得佛教置于朝廷的管理之下,更好的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2寺院广布 从上表可知,隋唐时佛寺广布,且建筑精美,所收纳佛教典籍,各方事物亦是数不胜数。唐长安城的周围有很多著名的佛寺,法门寺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2月28日,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对法门寺明代,唐代塔基和唐代地宫进行发掘,清理。这是中国唐代佛教考古史的一次空前重大的发现。 地宫中发现金银器皿及供养器物一百二十一件,琉璃及各类珍珠 宝石近四百件,石质文物十二件,漆木器等十九件,丝织品七百多件。 法门寺地宫中丰富多彩的出土文化反映了印度 中国,日本密教的渊源关系,也反映了丝绸之路上波斯 阿拉伯 东罗马帝国与唐朝的密切交流 3佛教典籍多,且自主翻译典籍不断增多。 隋朝是佛教典籍的译所有二:一在长安大兴善寺,二在洛阳上林苑,大兴善寺译场立于开皇元年,诏由昭玄寺沙门昙言等三十余人主持,西域僧人(达摩闍那与那连提黎耶舍)传译,共译佛经三十七部,三百七十余卷。 唐初太宗仍诏由兴善寺设立译场,规模不小,其后玄奘法师至自西域,我国佛教翻译如日中天。玄奘法师宫带回经论等六百七十五部,诏由弘福寺翻译,令房玄龄监理,译场完备,参与者均一世大德。其后每年直至唐末,每年所译恒多至数十百卷,自贞观十九年(公园646年)至麟德元年(公园664年)共译经纶等七十三部,总一千三百三十卷。 玄奘以后,直至不空,我国求法与译经,继臻极盛。且唐代佛经的翻译,根本改变了前人往往以印度佛教僧人为主翻译的局面。唐朝的很多著名高僧如玄奘 净义等,结合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研究佛学,达到很高的造诣。并且,隋唐高僧对佛教的注疏,极为丰富,同时又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翻译既多,研究就日益繁重,注疏家糅合百家之言,因为卷帙巨大,二是因为佛教义理逐渐彰显,各宗派见解分歧,以一经纶为主干。而往往一部经论,不同宗派见解不同,众谈纷纭,难以取舍。但其对我国佛教翻译传播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4佛教宗派多 所谓的宗派,实质有三个:一,教理阐明,独辟蹊径 二 门户见深,入主为奴,三时味说教,自夸继承道统。在我国南北朝时期 还没有完全的宗派的建立,而在隋唐时期宗派大兴 隋唐佛教有 三论宗 天台宗 法相宗 华严宗 戒律 禅宗 净土宗 真言宗 三阶教九宗,并且每一宗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及佛教典籍,以法相宗为例。 法相宗在唐初大盛,这不得不归功于玄奘法师。然而玄奘大师的佛学造诣,不仅仅局限于法相宗义,早在玄奘法师西游之前,他就几乎学遍中国的佛法。而在西游之时,广游西土,受到各国的礼遇。玄奘法师一旦遇到名士,必定跟从受教。在那烂陀寺,玄奘法师前后共学于名士十五人,不知名者若干。 法相宗由玄奘法师首开,继承者首推窥基,圆测,而二人中窥基成就更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