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应用CTA、TCD与DSA的临床价值评估
[摘要]目的评估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CASS)诊断中常用的CT血管造影术(CTA)、经颅多普勒(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三种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9例临床拟诊为ICASS且接受CTA、TCD及DSA等三种检查方法的患者,比较三种检查所发现的颅内动脉病变部位及数量的差异。结果确诊为ICASS患者中DSA阳性率为86.1%(93/108),CTA阳性率为70.9%(122/172),TCD阳性率为67.3%(103/153)(P=0.029)。其中DSA共检查416支颅内动脉,阳性率为89.2%(371/416);CTA共检查562支颅内动脉,阳性率为72.6%(408/562);TCD共检查539支颅内动脉,阳性率为68.5%(369/539)(P=0.032)。病变部位中颈内动脉系统阳性率DSA为95.4%(209/219)、CTA为69.7%(193/277)、TCD为70.9%(183/258)(P=0.015);椎基底动脉系统阳性率为DSA82.2%(162/197)、CTA75.4%(215/285)、TCD66.2%(186/281)(P=0.001)。结论CTA、TCD检查方法较DSA检查方法对ICASS诊断阳性率较低。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CT血管造影术;经颅多普勒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08-0074-02
临床上已证实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基础,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不同,其缺血性的临床症状表现也存在差异,因此对有临床症状的颅内动脉狭窄,临床上称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symptomaticintracranialarterystenosis,ICASS)[1]。目前诊断ICASS的最常见方法主要有CT血管造影术(CTA)、经颅多普勒(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但这些检查方法对ICASS的临床价值仍有争议[2]。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ICASS患者的CTA、TCD及DSA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我科住院的209例临床拟诊ICAS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3例,女76例,平均年龄(56.8±6.1)岁。入选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修订的诊断标准;②接受CTA、TCD或DSA三种检查方法。排除标准:①有脑动脉瘤病史;②存在脑血管畸形病史;③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病史。存在高血压病187例,高脂血症106例,2型糖尿病141例,吸烟122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98例,其中合并两个危险因素为81例,两个以上的有128例。临床表现主要有肢体无力、麻木以及头晕、眩晕、行走不稳等。
1.2研究方法
1.2.1DSA检查应用飞利浦DSA数字减影机,从右侧股动脉以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进入主动脉弓造影,若无颈部血管狭窄,分别行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左右侧椎动脉正、侧位检查,共注入造影剂40~120mL,曝光至静脉窦显示为止,完成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
1.2.2CTA检查应用西门子多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上缘至颅顶,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帕醇40mL应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团注,并予以图像重建。
1.2.3TCD检查应用德国EMECompanion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2.0MHz探头经颞窗及枕窗分别检测颅内各血管,包括两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等,记录其血流方向、血流速度、频谱形态及脉动指数等参数。
1.3判断标准
DSA以及CTA的颅内血管狭窄诊断标准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离术临床试验标准(NASCET方法),共分为4级:Ⅰ级(轻度狭窄)10%~29%;Ⅱ级(中度狭窄)30%~69%;Ⅲ级(重度狭窄)70%~99%;Ⅳ级(完全闭塞)100%。
TCD的颅内血管狭窄诊断标准根据国内研究者总结的血流速度及PI、RI的正常参考值[3]:①狭窄,表现为节段性血流速度增加明显,远端血流速度降低,存在侧支循环血流;频谱显示充填伴湍流,可闻及噪音或血管杂音。②闭塞,血流信号消失,近心端血流速度减低显著,侧支循环存在血流信号。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CTA与DSA以及TCD与DSA检查方法比较运用符合二项分布的两样本率比较方法。P
2结果
2.1阳性率的比较
确诊为ICASS患者中DSA阳性率为8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八上unit 6 课文原文语法填空+练习 教师版.docx VIP
- 中国历史地理2014 第三讲空谷足音.pdf VIP
- 中国历史地理第四讲 江河之变2 .pdf VIP
- 北大-中国历史地理-第三讲 古代交通第三讲3.ppt VIP
- GZSMARTS_2—2018智慧园区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2018 14页.pdf VIP
- 2016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常考题(四).pdf VIP
- 压力检测仪表校验 BT200手持操作器组态设置(化工仪表检验课件).pptx
- 老旧小区改造知识课件.pptx
- 裂纹愈合热障涂层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VIP
- 运筹学教程第五版胡运权课后习题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