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艺术考察报告
考察人:陈泽松
贵阳是中国贵州省的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贵州所辖地区的民俗,服装,建筑等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被誉为“高原明珠”。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别名林城、筑城,素有避暑之都之美称。
第一站天龙屯堡古镇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平坝县,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我们从贵阳客车站或体育馆汽车站,乘到安顺的大巴,20分钟一班,30元/人。在“天龙”高速出口下车,步行3千米或乘摩托车10元可至天龙屯堡。这里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明初时,朱元璋调北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兵,兵来自江浙汉族,本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天龙原名饭笼,本世纪初,天龙的几位有名乡儒感觉饭笼铺的“饭笼”二字不雅,经提议,取天台山的“天”,龙眼山的“龙”二字为村寨之名,这就是天龙屯堡镇“天龙”二字的由来。
在黔中腹地的大山深处,距省会50余公里,以安顺为中心,方圆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被称为老汉人的屯堡人,六百余年来,屯堡人固执地坚守着大明朝的祖制。
翻开《安顺府志,风俗志》,即有“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的历史记载,这已经是历史对“屯堡人”的定论。屯堡人,不是当地的土著居民。本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贵州进行人类学方面的考察后,把屯堡人定为“凤头苗”,这是一个错误,他把屯堡人看成少数民族了。
屯堡人是明屯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明初征南入黔,响应朝廷号召,“屯田戌边”。
今天的屯堡人仍旧身穿大明朝的长衣大袖;仍旧跳着大明朝的军傩(地戏);仍旧沉眠于老祖宗“插标为界,跑马圈地”的荣耀之中。
屯堡人,六百年凝聚的一个迷,六百年织就的一个魂。
屯堡建筑屯堡建筑将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有一段顺口溜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走入屯堡古镇,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的是石头,脚下踩的仍然是石头,宛如走进一个石头的世界。天龙屯堡的石屋体现了居住与军事的完美结合,无战事时为居住用房,有战事时为防御设施。天龙屯堡的石墙高大,厚实,牢固,带有可以了望四周的碉楼,碉楼在当街一方设石窗,主要用于战时的观察和联系,这种石窗构造十分特殊,内宽外窄,称为“猫儿窗”,从外面较难射中窗内的目标,但可从内向敌人发射弓箭。屯堡石屋的石门构造都比较矮小,必须弯下腰来才能进去。遇有战事,敌人便难以攻进院内,石屋的人就易于防守,可有效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屯堡民居建筑既独立,同时又跟整个村寨的布局浑然一体,所有民居都可通过后门相通。天龙屯堡古镇的石巷纵横密布,将整个古镇连为一个整体,在错综复杂中却又井然有序。战争时期,敌人一旦进入巷中,就像进入迷宫,关上巷门,就如关门打狗一般。屯堡石头建筑在充分体现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也蕴含着屯堡人所传承的江淮文明和精湛的建筑技艺,来自江南的木雕和石雕艺术在这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屯堡人的小院,满目都是精雕细刻的图案,木雕的窗棂门楣上刻着人字格、万字格、寿字格等各式花纹,连柱脚处、下水道的入口处,也都有龙、凤、青蛙、蝴蝶、蝙蝠等各种各样的图案。正是在这些细微末节的地方,你能真切地感到江南水乡的文化涵养是如此深厚,即使只能用石头来打造家园,仍然精心把家装点得这样的雅致,而以民居的门头上雕刻最为繁复,有花窗、花板、垂花柱。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屯堡服饰屯堡妇女忠实守护着屯堡文化,一身奇异的“凤阳汉装”一穿就是600多年,展现出大明朝江南女子的独有风韵。凤阳汉装:屯堡妇女的服饰式样为大襟长袍,颜色一般为青色,蓝色,绿色,长袍的领口,袖口和斜襟处用彩线和另一种颜色的布条滚绣装饰,袍长及小腿,裤一般为蓝色长裤,腰系飘带。屯堡妇女的装饰也很特殊,用一句顺口溜来概括,“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shào shào),脚上两个翘翘”,屯堡妇女的发型是“三绺头”,三绺头是一种“前发高束,形似凤凰头” 的发型,左右两小绺在耳前倒挽上去,形成双鬓 ,主要的一绺在脑后挽圆鬓 ,别上玉簪,罩以马尾纺织的圆网,再从额顶至后脑勺包上帕子。未婚女孩不挽圆鬓,年青的已婚妇女包白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