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精神分裂分析_解析资本主义的新视角
摘要:在《反俄狄浦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中,法国当代哲学家吉莱斯?德勒兹与利克斯?瓜塔里认为,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是人们心中的欲望源泉,又是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因此,为了使人们能够挣脱资本主义,欲望本能需转向为欲望机器。通过精神分裂分析,他们提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才是“去俄狄浦斯化”的革命代理人,这与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造就自己掘墓人的思想如出一辙。
关键词:反俄狄浦斯;欲望机器;精神分裂分析
中图分类号:D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1-0034-04
《反俄狄浦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下文此著作简称为《反俄狄浦斯》)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吉莱斯?德勒兹和费利克斯?瓜塔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最具有后现代特征的代表作之一。我们知道,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精神分裂分析的基础性概念,是构建精神分析理论大厦的奠基石,它的蕴意在于“父—母—我”的三角关系,精神的分裂是基于此三角关系的断裂和不和谐,而在《反俄狄浦斯》中,作者德勒兹和瓜塔里认为此三角关系也是人们依赖于“我们头脑中和日常行为中的法西斯主义”的源头,它是导致我们热爱、渴望权力的欲望源泉。因此,德勒兹和瓜塔里通过精神分裂分析,力求揭示“‘去俄狄浦斯化’既是作者们解救自己当时支配性思想模式的努力,也是在帮助人们挣脱法西斯主义的束缚——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束缚”。[1](P175)
一、分裂分析进路:欲望机器的转向
在《反俄狄浦斯》中,德勒兹和瓜塔里主要研究了欲望机器(MachinesDésirantes)、精神分析法和精神分裂分析法等。该著作可以说是对法国1968年5月风暴论战性的一种回应,其主题主要是运用裂变分析法,探索资本主义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在德勒兹和瓜塔里看来,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只是欲望本能在家庭幽闭中一种被限制的无意识生产力。而德勒兹和瓜塔里的反俄狄浦斯分裂分析法,其蕴涵在于用精神分裂分析的方法来对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的统治。德勒兹和瓜塔里认为,精神分裂是一种生活和思维方式,他们通过精神分裂分析,寻找到了哲学的一种新转向。在《反俄狄浦斯》中,作者要寻找的是一种反俄狄浦斯的主体,而这种主体即是精神分裂患者,这种主体是集体性的主体,一种非法西斯主义的主体,“这样一个主体,其欲望自由奔流的主体,将成为一种爆炸性的革命力量。”[1](P176)
这种集体性的主体就是欲望机器(MachinesDésirantes)。何为“欲望机器”?欲望与机器这两个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有其厚实的意义。欲望,其本意在法语中为“对缺乏者的抱憾”,可指示为想要、要求、愿望、欲求、性欲等;机器,其本意在法语中有创造工具、发明机器之意。德勒兹和瓜塔里把欲望和机器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概念紧粘在一起,似乎有悖逻辑,但这恰是他们的独到之处。欲望机器的意蕴在于把人、动物、政治、社会、经济、艺术、世界技术、技艺、力量、计算、缝纫、打印、虚拟处理、翻译、战争、航海、交通、舞台等统统融入,把欲望者当做机器看待,即无意识中各类欲望机制的生产。这个欲望机器是个“概念”,它不指具体的哪个人或物,但又符合所有的人或物。欲望机器,是德勒兹与瓜塔里在《反俄狄浦斯》中共同创造的概念,欲望机器使世界各种指称都融入了其中,并且把欲望者当做机器,或者使欲望走向机器化。
欲望与机器处处存在,是一对褶子,并且是对偶的关系,它能自行运转,产生功能。例如“患厌食者的嘴,在几种功能之间,犹豫不决;其持有者弄不清楚它究竟是一架吃饭的机器,一架肛门期的机器,一架说话的机器,还是一架呼吸的机器(哮喘病)”。[2](P321)嘴巴这几种功能体现的正是欲望机器的效果。各种东西都是一部部的机器,如天体机器——天空中的彩虹或星星,高山机器——与其身体的部位有关等,机器不断地在轰鸣,并且作为一种生产的过程生存下去,当下并不存在,而是一种过程,它在彼者中产生此者,并将有关机器搭配起来。因此,在德勒兹和瓜塔里看来,世界系统本身处处都是生产机器、欲望机器、精神分裂症机器,等等。
在弗洛伊德那里,欲望是由体力生产。而到了德勒兹和瓜塔里那里,它就转化成了机器生产。这机器化的转向说明了人天生既是欲望的机器,又是生产的机器。也就说,德勒兹与瓜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完成了由欲望的本能性向欲望的机器性转向,这说明了他们不仅仅把欲望当做弗洛伊德家庭幽闭式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而且从生理、社会、技术、工业等方面去寻找社会中非常态的原因。这样作为机器的欲望诞生了,即欲望机器组装成功了,“它切断了一直流淌着的欲望本能之流”。其中,在德勒兹和瓜塔里那里,精神分裂症者被看作是“种族生命”的内在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