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少年留学的利害得失
摘要:少年留学在现实中国越来越普及。比较于国内教育,福焉?祸焉?得焉?失焉?答案并非唯一。关键在于如何趋利避害;如何扬长避短;如何消灾求福。从清朝开始,在那众多的少年留学生中,成才的少年和纨绔子弟都大有人在。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那些活生生的案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詹天佑奖学金少年留学生留学
1、引言
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不仅提高了国家和个人的经济状况,也使得人们过去长期被禁锢的思想得到了开放和更新。于是出国成了一种时尚。有钱人钱太多,没处花而送孩子出国留学是一种合理消费;某些地位高的人送孩子出国留学可以趁机转移非法所得;贫困家庭借助国外奖学金出国留学期待改变政治经济地位;成绩好的孩子想出国留学是为了长见识、求发展;成绩不好的孩子有的则是为了躲避国内那竞争激烈的高考而混一个洋文凭。总之。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怀着不同的目的一同奔向海外。最终的结局却也大相径庭。有人留在了国外工作;有的回到了国内;有的进入了国际知名大学;有的得到的文凭国家不予认可。我们似乎应该由此想到一些什么?
2、少年留学之利
留学他国,自古有之。一般为生产力落后国家派出学生去生产力先进的国家学习。唐朝时亦有日本国派遣唐使来我国学习,清朝后期,清政府亦派出不少学生去海外学习。其中就有一些少年学生。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詹天佑原籍江西婺源县,1861年3月出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同治十一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留学美国。先就学于威哈吩小学,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在120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是其中一个。回国后,詹天佑怀着满腔的热忱,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却过分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学成后派往福建水师旗舰“扬威”号任炮手,他参加了马尾海战。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威”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侵略中国计划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威”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的推荐,几经周折后,终于转入了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被湮没了七年之久的詹天佑才有机会献身于祖国的铁路事业。此时正值天津-唐山铁路施工,他不愿久居天津,就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结果只用八十天的时间就竣工通车了。但李鸿章却以英人金达之功上奏,并提升金达为总工程师。
不久后,詹天佑又遇到了一次考验。1890年清政府欲修关内外铁路(今京沈铁路),以金达为总工程师。1892年工程进行到滦河大桥,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大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许多国家都想兜揽这桩生意,金达当然以英人为先,但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喀克斯以建不成桥而失败。日本、德国的承包者也都遭失败。之后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建造,由于交工期限将至,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同意詹天佑来试试。詹天佑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顺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了滦河大桥。这一成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詹天佑为该会会员。
此后,詹天佑又领导了京津路、萍醴路(萍乡至醴陵)等铁路的建筑。
1902年袁世凯为讨好那拉氏而奏请修建一条专供皇室祭祖之用的新易铁路(高碑店至易县)。坐火车去祭祖,那拉氏自然高兴。为了不误1903年祭祖之用,命袁世凯于六个月内完工。
袁世凯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尽管此路价值不大,却是中国人自修铁路的开始,因此詹天佑仍是非常重视。他彻底抛弃了当时外国人必须在路基修成之后风干一年才可铺轨的常规,仅用四个月的时间以极省的费用建成新易铁路,大大鼓舞了中国人自建铁路的信心,为后来京张铁路的修筑打下良好基础。
由此可见,成功的少年留学,利国利民。相较于成年后出国留学而言,少年留学可在国外生活学习更长时间,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快速进步,能更广泛接触国外的社会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