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防护.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护理职业防护 儿科:于燕燕 护理职业防护 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针对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损伤,或将损伤降至最低程度。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等),其中在对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接触病人最频繁,有因职业暴露感染传染病的可能,为此,护士需要进行个人防护。 护理常见的职业危害 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物理性因素:包括辐射损伤 、锐器伤  化学性因素: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消毒剂 生物性因素: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及分泌物,因针刺伤、锐器伤、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各种经血液传播或呼吸道传播疾病病人的血液、体液都可能受到感染。 目前在血液传播疾病中最具危害的是“乙肝”、“丙肝”、“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HIV)” 预防措施 ●洗手。 ●避免直接接触血液或体液。 ●合理处理医疗废物及排泄物 物理性因素: 锐器伤: 针刺伤是造成护士职业危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是HBV(乙型肝炎)、HCV(丙型肝炎)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后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高。被有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一次,其感染率是6~30%;被含有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的感染率是3%~10%;被含有HIV的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0.3%。 容易出现锐器伤的情况: 1、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 2、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 3、抢救病人、配合手术时传送器械,清洗手术后器械。 原因 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护士技术不熟练和操作不规范。 意外损伤。 患者因素。 防护用品不到位。 如何预防针刺伤 安全操作环境,规范的操作能有效减少护士锐器刺伤的次数 对锐利器械,要固定放置,易取,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治疗、护理操作,防止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试管采血等。 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针帽、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不应将针头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不应摆弄针头、就近将用过的针头、刀片及其他锐器要丢弃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毁形器内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流程 一、受伤护士要保持镇静,戴手套者按规范迅速脱去手套。 二、处理伤口。 立即用手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但禁忌在伤口局部挤压或按压,以免产生虹吸现象,将污血吸入血管,增加感染机会。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水下反复冲洗。 污染眼部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 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消毒伤口,并包扎,必要时到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三、及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尽早报告护士长及院内感染科。 四、评估锐器伤。根据患者血液中含有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的多少和伤口的深度、范围及暴露时间进行评估,并做相应处理。 物理性因素: 2.辐射损伤: 在ICU病房、手术室、导管室等为患者进行床头摄片、术中照影、透视下穿刺等操作;大多数护士由于放射防护知识及防护用具缺乏受到损伤,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的使用也可以引起皮肤、粘膜损伤。 化学性因素: 1.化学消毒剂: 护理人员接触的化学消毒剂包括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等,如不加防护长期接触可导致胸闷、气短 、接触性皮炎,手部色素沉着等症状。 接触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措施 使用戊二醛时,容器要加盖,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工作人员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不慎将消毒剂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用甲醛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应禁止人员进入,关好门窗,消毒后必须开窗通风2小时,夹取消毒物品时也应做好个人防护。 化学性因素: 2.细胞毒性药物:肿瘤化疗药物大多具有细胞毒性,在化疗操作中,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换液、拔针等操作,药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被人体直接吸收,对人体正常细胞或组织具有杀伤作用。可引起细胞突变致癌及自然流产。 接触细胞毒性药物的防护措施 接触大剂量抗癌药时,严格遵守接触抗癌药物操作规程: 配药前洗手,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帽子;戴聚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割安剖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底,打开安培时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 。 配药 瓶装药物抽取药液时,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不使药液排于空气中。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使药液外溢;在完成全部药物配备后,需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内部和操作台表面;备药后所用一切污染物应放于污物专用袋集中封闭处理;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肥皂及流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