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E工程师培训;课程大纲;第 一 篇
PE分析手法;目 录;;;主要分析技术; 程序分析的定义
程序分析的目的
程序分析的基本原则
程序分析图表
程序分析的技巧
ECRS
5W2H
WHY-WHY分析
五大现象分析;程序分析的定义;程序分析的目的;程序分析图表;程序分析基本原则;程序分析的技巧 ;ECRS(四大法宝) ;5W2H 技巧 ;WHY-WHY分析 ;WHY-WHY分析 ;WHY-WHY分析之案例;五大现象分析 ;程序分析图符号;A. 作业;B.? 搬运;C.? 检查;D. 停滞;程序图记号之应用;程序分析调查项目;程序分析研究事项;程序分析研究事项;工艺分析;工艺分析的意义;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的内容;工艺流程图的构成;工艺流程图案例;工艺流程图案例;工艺流程图画法;工艺流程图练习;轴为铜棒料,直径10mm
作业1:在转塔车床上车端面、肩面并切断(0.025h)
作业2:在同一车床上车另一端面(0.010 h)。 此作业后,工件送去检查。
检查1:检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不计算时间)。然后将工件从检查处送铣床。
作业3:在卧式铣床上跨铣端部的4个平面(0.070h).交工件送往钳工台。
作业4:在钳工台去毛刺(0.020h)。工件送回检查处。
检查2:机械加工的最终检查(不规定时间)。工件送往电镀车间。
作业5:去除油污(0.0015h)。
作业6:镀镉(0.008h)工件送回检查处。
检查3:最终检查(不规定时间)。; 塑料体上已有与纵、横线同心的孔
作业7:在转塔车床上车两边,镇孔并铰至尺寸(0.080h)。
作业8:在双轴台钻上钻横孔(放停档用)并去毛刺(0.022h),送检查处。
图5-6开关转子的工艺流程图
检查4:检查最终尺寸与表面粗糙度(不规定时间)然后送至零件轴处。
作业9:把模压体装入轴的小端(0.020h)。;停档由直径为5 mm的圆钢制成
作业10:在转塔车床上车出柄部,倒角并切断(0.025h)
作业l1:在砂轮机上去除尖头(0.005h)。送检查处。
检查5:检查尺寸与表面粗糙度。送电镀车间。
作业12;去除油污(0.0015 h)。
作业13:镀隔( 0. 00 6h)。送检查处。
检查6:最终检查(不规定时间)检查合格后,送往成品零件部等装配。
作业14:将停档装入模压体(装配件)轻轻铆合,使其固定在位置上(0.045h)。
检查7:最终检查完成的部件(不规定时间)然后送成品零件库。 ;开关转子的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案例 ;工艺流程分析的具体做法;测定项目一览表;分析测定项目;整理测定结果;制定工艺时间表;作业分析 ;作业分析的定义 ;作业分析的类型;人机作业分析 ;人机作业图的构成 ;人机作业图的构成 ;人机作业图的案例 ;人机作业案例分析;人机作业案例分析;案例改善;改善示例;改善一:;项目;有时,经过分析改善后,机器的周期时间仍然较长,在每一作业周期内,人仍有较多的空闲时间。此时,可改善的方法有两种:
1. 增加其它工作
2. 利用空闲时间多作业一台机器;工作:车心棒外圆
图号:B239/1
产品:B239
机器:L25+L26
速度:80r/min
走刀量:380mm/min
制作: 通力达
日期: 2000/08/18 ;练习:人-机作业图;闲余能量分析;机器闲余能量分析;工人闲余能量分析;练习:可作业几台机器?;联合作业;例:某工厂的成品用小木箱包装后,堆放在工厂的仓库内,每天由甲、乙两人用两小时将小木箱放在搬运板上。再由堆高机运送到储运库(待运出厂)。堆高机每次搬运一块板,回程则将空板运回,再继续搬运另一块板。每装满一块运板需6min;堆高机来回一次需3min。 ;联合作业图;联合作业图改善;第 二 篇
新产品导入三阶段;目 录;样品制作阶段;样机评审;工程图样;特殊特性;控制计划;材料清单;生产条件的策划;试生产阶段;过程流程图;过程指导书;初始过程能力;包装评价;生产件批准;批量生产阶段;过程能力;过程能力计算;顾客满意;第 三 篇
标准化管理;目 录;PDCA与SDCA;维持和改进标准;标准的主要特征;产品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工时标准化;工时标准化的目的;标准时间的构成;标准时间的构成;正规作业时间计算;经验估计法;实际资料法;使用秒表法;工作抽样法;PTS;标准时间资料法;设定宽裕系数;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分析步骤;生产线平衡改善;第 四 篇
现场管理与改善;目 录;现场的五大任务;现场改善的3S;现场的4M检查;现场的5S管理;现场管理的三大课题;现场目标管理;规则1:采用什么样的区分方法
1) 现状易把握 2)目标易展开 3)对策易实施 4)成果易把握
规则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