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的溴虫腈防治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研究.docVIP

24%的溴虫腈防治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24%的溴虫腈防治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研究   摘要:应用1000,1500,2000倍的溴虫腈药液与常规对照化学农药1000倍的联苯菊酯、1500倍的吡蚜酮,进行田间防效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000,1500,2000倍溴虫腈药液对茶尺蠖的药后1d防效分别为94.5%,91.0%,83.0%;14d防效为95.95%,93.89%,85.27%;而对比的农药联苯菊酯药后1d为69%,药后14d为71.04%。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药后1d效防效分别为96.65%,94.93%,88.76%;药后14d防效为91.5%,90.17%,89.69%,而对照农药吡蚜酮药后1d防效为88.50%,药后14d仅为54.14%。说明溴虫腈对茶尺蠖及假眼小绿叶蝉等茶园害虫有高防效及较长的持效期,可在无公害茶园推广使用。   关键词:溴虫腈;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48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6.016   茶尺蠖(EctropisobliquaWarren)、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Gothe)]是茶园上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最严重、防治最难的两类重大害虫。茶尺蠖发育快且不齐、繁殖能力极强,以幼虫咀食茶树叶片,大发生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秃,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1]。假眼小绿叶蝉每年发生代数多,成、若虫均刺吸茶树芽叶、嫩梢,导致芽叶红褐、焦枯、萎缩,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一般茶园受害,夏、秋茶减产10%以上,重则达50%以上,甚至造成无茶可采[2]。如何控制这两类害虫危害成了茶叶病虫害防治工作重中之重。虽然生产上通过采用合适的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能抑制病虫害发生,但大发生时,必须依靠化学防治。选择正确合适的农药是病虫害防治关键,也是从源头控制茶叶农药残留的前提[3]。溴虫腈(Chlorfenapyr)也称虫螨腈、除尽、帕力特,是一种新型吡咯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4]。该药对蔬菜抗性害虫中的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美洲斑潜蝇、豆野螟、蓟马、红蜘蛛等很有效。为了解溴虫腈对信阳茶区主要茶树害虫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12年夏秋茶期间,在浉河港乡白龙潭茶园用溴虫腈分别对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区基本情况   试验茶树品种白毫早,树龄15a,树高约85cm,茶蓬覆盖度约85%,土壤肥力中等偏高,茶园管理正常,各处理区茶树长势基本一致。   1.2试验时间及天气   茶尺蠖试验时间为2012年7月10日—24日,施药时天气晴见多云,施药后24h内无降雨,试验期间平均气温28.48℃,平均湿度74.27%。假眼小绿叶蝉试验时间为2012年6月25日—7月9日,施药时天气多云,施药后24h内无降雨,试验期间平均气温为27.3℃,平均湿度77.06%。   1.3供试药剂   24%溴虫腈悬浮剂(SC),由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提供。10%联苯菊酯乳油,由青岛丰邦农化有限公司生产。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WP),由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生产。   1.4试验处理   试验设24%溴虫腈(SC)1000,1500,2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对照药剂),25%吡蚜酮(WP)1500倍液(对照药剂),清水作对照。5个处理,4次重复,每次试验小区20个,试验按照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设小区面积50.0m2。   1.5施药器械   选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3WBD-16)蓬面喷雾,每小区喷药液3.0L,对叶片正反两面喷匀喷湿(折合每公顷约用药液600L)。   1.6调查方法   1.6.1茶尺蠖调查茶尺蠖田间茶蓬面调查或震落法调查误差较大。调查采用剪各处理区的枝条(1~2年生,生长旺盛,无病虫为害,长50cm左右)插入罐头瓶中,进行室内水培,每处理接入个体大小一致、活泼健康的2~3龄幼虫50头,放入饲养笼。药后1,3,7,14d各调查1次,调查时酌情采用同处理区新鲜枝条舔食,统计死虫数、活虫数,根据调查结果,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计算各处理4个重复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5]。数据用SAS软件,在P   1.6.2假眼小绿叶蝉调查采用翻叶法,于清晨露水未干前,随机翻芽下第2嫩叶查看正反面成、若虫数,统计并记录100片叶虫口数,每小区调查2个样。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7,14d各调查1次,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同样,数据用SAS软件,在P   1.6.3试验茶园天敌在药效试验的同时,采用5点取样震落塑膜(1m2)承接法,调查药前及药后1d和7d各样点茶园天敌(蜘蛛、瓢虫)的数量变化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供试农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