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下一代难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新生代农民工”的下一代难题   农民工总量已超过了2.5亿人,意味着每6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是农民工。三十而立的80后、二十出头的90后正在成为主力军,将近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的同时,正面临着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他们的下一代将如何选择城市?   今年22岁的聂启明在三年前就同大他四岁的聂启贵一起外出打工了。兄弟俩先跟随父母在东莞做制鞋工人,两年后离开父母到了北京,以每人每月3500块钱的薪水在这座城市努力地生活着,而他们年逾50的父母则回到老家帮助聂启贵照顾年仅2岁的儿子。在中国,像聂启明兄弟这样的农民工总量超过了2.5亿人,也就是说,每6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是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调查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达58.4%。在一些省份和行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甚至更高。   找对象都是个问题   “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这样令城市白领所遭遇到的尴尬问题,在聂启明身上同样会发生,而且会更为直接。   但是在城市打工的生活中,聂启明还没有遇到情投意合的对象。这让他甚为苦闷,他偶尔会去饭馆斜对面的网吧上网,和时下的年轻人一样,打打游戏,耍耍微博。偶尔,他会和在老家的高中同学聊北京的见闻,当有同学提出要来北京“投靠”他的时候,他会半开玩笑地告诉对方:“你以为城市的钱好赚啊?我还打算请你扶扶贫呢!”   聂启明几个月前动起了“回老家开小卖部”的念头,并开始联系同学张罗此事。“不少在外打工的同学都回去了。”他说,“两年了,看不到希望。没有五险一金也没有年终奖,就连饭馆打工的姑娘也想找个水果摊的摊主。那我们还在这儿干什么?”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年之后且90年之前出生的已婚比例为33.8%,90年之后出生的已婚比例仅为1.6%。这意味着,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重要问题,需要受到更多政策上的关注。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城市对他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但融入城市的梦想一旦经受到挫折,他们就会做出更有利于自身的规划。   聂启明对自己所生长的四川农村并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由于是家中最小的儿子,爷爷奶奶即便在聂启明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也没有让孙儿下地劳动。“我到现在连水稻小麦和韭菜都分不清楚。”他说。事实上,聂启明在学生时代的成绩并不差,只是高考的时候“缺了点运气”,以低于大专分数线十几分的成绩与大学校园擦肩而过,于是,就跟着哥哥外出打工去了。   将近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的同时,不仅想有面包、房子,还想在城里找一个爱人,结婚生子。他们更期望自己的下一代能成为彻底的城市人。   在中国社科院妇女研究中心副主任孟宪范看来,新生代农民工有很清晰的生涯规划,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很积极的因素,他们会结合自身的条件为自己选择一个更好的去处,但绝对不可能再回到农村,所谓的“农民”也只是户口意义上的了。   不安分打工的90后农民工   河南籍作家梁鸿在新作《出梁庄记》当中,把视线移向了一个个离开梁庄、在城市打工谋生的乡亲及他们的子女,如实地描绘了他们的命运、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在河南富士康打工的23岁的梁平,是梁鸿印象深刻的一个受访者。2012年1月一个雨夹雪的日子,梁鸿抵达河南郑州富士康工厂准备探望梁平的时候,获悉梁平几个月前已经离开了富士康,现在在堂兄梁东工作的建筑公司干活。   这是梁平毕业后一年半的时间内所从事的第四份工作。   梁平是“万科三哥”的儿子,当年梁万科夫妇在克拉玛依油井工作的时候,梁平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后来上初中的时候,梁万科夫妇把梁平送回梁庄的寄宿学校。留守儿童梁平在学校里谈恋爱、打架,成为一个顽劣的少年。梁万科夫妇最后放弃打工回到梁庄,但那时梁平的学习已经不行了,读完中专就打工去了。   “很显然,他有着非常大的困扰,这个困扰可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也有,因为青春期嘛。”梁鸿说,“这样的叛逆,当他跟父母不在一块儿的时候,会朝着更深的方向去滑。”   进入社会的梁平并不如意,“太压抑了”、“受不了”、“不干了”……梁平不断重复着这些话,谈到在郑州富士康工厂的打工经历时,他说:“往那儿一坐,一天十个小时,一个动作就几秒钟,来回不停,往一个槽里插零件,其它身体的哪个部位都不能动,也没时间动。”   在谈到富士康屡屡曝出的跳楼事件时,梁平的反应出乎梁鸿的意料,他不愿过多地谈及在富士康的生活,也不愿思考这一事件所蕴含的本质问题,却特别鄙视那些跳楼自杀的人。梁平的经历,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的调查结果:“新生代农民工中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