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D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经标准吞咽评估(SSA)确诊,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个体化吞咽训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标准吞咽评估
脑卒中是一种多发病,可合并吞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卒中后吞咽障碍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吞咽障碍发生率高,约占51%~73%[1],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传统康复治疗多采用鼻饲胃管,但长期留置胃管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总体疗效较差[3]。近年来,根据患者不同吞咽特点,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nul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NMES)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ysphagiaafterstroke,DAS)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DAS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经标准吞咽评估(standardizedswallowingassessment,SSA)确诊,入选标准:(1)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全部病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首次发病或有脑卒中病史,明确卒中类型及病灶部位;(3)所有入选病例病程均≤7d,年龄≤80岁,且神志清楚。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有明显障碍患者;(2)任何程度的昏迷;(3)听力理解障碍者(4)痴呆、多语、胃管反流及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56例DAS患者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38~80岁,中位年龄(67.5±19.3)岁,全部患者均签署了由本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知情同意书。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即常规药物加基础吞咽训练,对进食体位及食物性质状进行指导,脑梗死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银杏达莫等治疗,脑出血患者给予甘露醇治疗。基础吞咽训练包括:(1)唇、舌、颊肌肉训练:嘱患者作撅嘴、咂唇、鼓腮等动作,按摩口唇、牙龈、软腭等处,同时嘱患者做伸舌运动,令舌作水平、后缩、侧方运动和舌背抬高运动,并用勺或压舌板给予阻力,4次/d;(2)咀嚼训练:即作空咀嚼动作;(3)深呼吸训练;(4)咽部冷刺激与窄吞咽训练。45min/次,2次/d,疗程为4周。
1.2.2治疗组除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外,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
1.2.2.1神经肌肉电刺激选用Chatta公司(美国)生产的Vitalstim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治疗仪,双向方波,波宽700ms,1KΩ电荷,固定频率30~80Hz,波幅0~25mA,小电极,连续刺激,电极放于吞咽肌肉表面,打开电源,强度逐渐增大到患者最大耐受后保持,同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2次/d,30min/d,疗程为4周。
1.2.2.2个体化吞咽训练根据患者不同的吞咽障碍点,制定个体化的吞咽训练计划,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口唇闭锁不全患者接受口唇闭锁训练,加以冰棉签刺激口唇,面颊肌无力患者做吸吮、呲牙、张口及齿叩击训练,加以冰棉签刺激瘫痪面颊部,下颌运动障碍患者做牵张下颌肌肉训练,头颈肌紧张患者做左右旋转及提肩、沉肩动作,舌肌运动障碍患者做舌的上下左右伸缩运动,吞咽反射迟钝患者接受咽喉冷刺激治疗,声带闭锁不全做屏气发音训练,喉上抬不全接受门德尔松治疗(患者屏住呼吸,舌部顶住硬腭,做空吞咽动作,同时让其食指和中指分别置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上方感受喉部上抬,并按摩颈部以促进吞咽),环状咽肌弛缓障碍做咳嗽训练和呼吸训练。
1.2.3治疗组吞咽障碍评定在治疗组28例患者中,口腔期障碍15例,包括口唇闭锁不全2例,面颊肌无力3例,下颌运动障碍5例,头颈肌紧张4例,舌肌运动障碍1例;咽喉期障碍13例,包括吞咽反射迟钝4例,声带闭锁不全3例,喉上抬不全2例,环状咽肌弛缓障碍4例。
1.3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定参照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30ml温开水5s内1次咽下,无呛咳为0级;5s内2次咽下无呛咳1级;5s内2次咽下有呛咳2级;5s内2次以上咽完且有呛咳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