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题要规范] 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千万和春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并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失误要防范] 评分标准:修辞并分析2分,想象并分析2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分析,考查的是对“诗眼”的把握与分析。命题者从“网”字设题,显然“网”字应当有深刻的内涵。该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兼抒情。开篇写暮春时节丝丝细雨,诗人将漫天雨丝想象成一张大网,并且说欲将逝去的春天网住,这是诗人独特的想象。结合全诗的内容与情感,联系注释中“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的事实,可以看出这里的“网”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它隐含着政治色彩。回答该题,要放在语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评析,说出运用效果。 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②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分析,考查的是炼字的艺术。先要找出是哪些字,一般说来,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用得好往往能生动传神。写安闲栖息的白鹭用了一个“拳”字,极尽妙处;写高飞云端的鸿雁,因天空辽阔,用了一个“退”字,颇有情趣。由此确定“拳”、“退”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分析“炼字”的妙处,先看诗句写什么内容,然后看所“炼”之字在诗句景物描写或情感的表达方面富有怎样的表现力,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拳”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雁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而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是为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 在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仅仅要知道表达技巧“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这种表达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和“怎么样”(这种表达技巧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5.诗歌运用了××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返回 * * * 返回 * 返回 考点归纳 1.对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作重点考查,表达技巧将是必 考内容 2.语言以“炼字”为主,表达技巧以借景抒情、托物言 志、衬托、动静结合、比喻、拟人为主 3.对该考点命题时,有时单独设题,但更多是与思想感 情一起综合考查 应对策略 1. 掌握解答此类题型的常规思路,特别是语言类题型应 注意从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两方面进行考虑 2.掌握诗词所有表达技巧的类型、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注意某些题材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以利于分析判断, 如怀古诗常用借古伤今的手法,咏物诗常用托物言志 的手法 3.平时多读些诗词,培养体悟诗词的语感;加强诗词鉴 赏练习,以熟悉诗词鉴赏的思路及技法 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古诗词鉴赏对诗歌语言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呈现率较高的命题形式。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 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品评古诗中的炼字艺术或“诗眼”,(2)结合词语对诗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3)总体上对古诗语言特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对标中央八项规定锲而不舍狠抓落实PPT2025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课件.pptx VIP
- 全过程人民民主.pptx VIP
- 2020年教学能力大赛现场提问题目及答题要点.docx
- 上浆、挂糊和勾芡.docx VIP
- (高清版)DB34∕T 4574-2023 建设工程文件收集与归档标准.pdf VIP
- 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教学课件作者秦胜项目六发动机电控系统各传感器检测任务一:空气流量计(G70)的检测课件.doc VIP
-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对策.doc
- 《刘慈欣中英双语科幻经典 青少版1 流浪地球》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pptx VIP
- 《刘慈欣中英双语科幻经典(青少版)4:山》读后感1000字.docx VIP
-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