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初三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导学案精编
PAGE
《第12课 桥之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学习准备:
1、作者: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2、会写下列字词,并能给加点字注音:
纤细( ) 前瞻( )后顾 煞( )风景 点缀( ) 险峻( )
问题探究:
1、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的美感?
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2、课文随后举了几个例子?分别是什么?
四个例子。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不同,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
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
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
3、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是什么?
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
4、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桥自身的结构美,桥还在不同环境中起到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桥除了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
5、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与《中国石拱桥》的区别何在?
中国石拱桥以准确的数据、例子等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是人对石拱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本文则用艺术家的眼光对桥的美进行了描写和评价。?
比较篇目
说明对象
着眼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征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
?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等
?语言平实自然而又准确、严密
桥之美
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
?桥的美学价值,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总—分—总
?举例子
?文章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的收获:
课堂检测: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 .现在大慨很少有人用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
B .彻底催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
C .即使碰不见晓风惨月,也令画家消魂。
D .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 17 孔。
( C .残、销; A .概; B .摧)
2 .下列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B )
A .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B .每过环形的山谷,东张西望,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坡。(前瞻后顾)
C .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
D .如果煞它风景,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
3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 )
(2)苏州的宝带桥 53 孔之多。( )
(3)“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 )
(4)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
( 1 )打比方 ( 2 )列数字 ( 3 )引用、作诠释 ( 4 )摹状貌
二、注意体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这是拟人手法。 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桥的美就是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