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冷气机最佳设计条件之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範例二 多功能冷氣機最佳設計條件之研究     1.原作者簡介   ─江威龍 先生。 ─成功大學機械系學士。 ─現任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空調事業處工程師。 ─1995年2月開始學習DOE,立即榮獲特優獎表現傑出。本範例之共同專題成員尚有:許輝洲;林坤龍;蔡啟明及曾進煌等四人。 2.本範例之榮譽 ─1995年榮獲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實驗計劃成果示範發表會特優獎。 ─1995年10月榮獲品管月刊發表。   3.本範例導讀 研讀本範例時,請特別留意本範例之下述優點: A.本範例為應用在新產品開發上之範例,且成功地將除濕機及冷氣機雙機一體之新機種開發成功,為一大技術突破。 B.由於本範例是要開發雙機一體之新機種,故採用更嚴謹而進步的多特性值實驗。(參考第八章) C.當多特性值之較佳條件彼此矛盾對立時,充分表現為顧全局而斟酌取捨之大智慧。 D.再現性完整,因此獲得之KNOW HOW可立刻用在量產上,實用效果顯著。 E.此範例非常值得初學者參考。        範例二 多功能冷氣機最佳設計條件之研究   1.前言   台灣氣候屬海島型多濕中溫之氣候,平均氣溫約22℃,相對濕度80% 左右。由於生活品質之日益提高,對於生活環境之舒適性要求相對提高,故近年來對除濕設備之需求量年年上昇。目前冷氣機均附加有除濕功能,但顧客使用率偏低,所以開發具有優越除濕功能之新型冷氣機已成為當務之急。       2.改善動機:──提昇冷氣機功能,進而提高市場佔有率   現行冷氣機附加之除濕功能,乃利用壓縮機間歇運轉來達到除濕效果。如此不僅出風溫度低,吹到人體時比較不舒服,而且會使室溫下降。因此開發新型冷氣若能改善此點,則顧客將會樂於使用除濕功能。而使客戶除了夏天使用冷氣機外,在春秋(冬)高濕季節依然可使用冷氣機之除濕功能,而使冷氣機成為可長年使用之商品,進而提升冷氣機之使用價值。並藉以提高冷氣機之市場佔有率。     3.現況分析 現行冷氣機除濕行程是利用電子式控制壓縮機間歇運轉,來達到除濕效果。 ※冷氣機除濕行程與除濕機之比較(相同消耗功率下):   一般冷氣機 一般除濕機 冷房能力kcal / h XX00 無 除濕量 1 / h 0.52 0.42 2hr 後室溫變化 ↓2℃ ↑2.2℃   由上可看出: 3.1一般冷氣機電子式除濕行程之缺點: 易造成室溫下降。 出風溫度低,吹到人體感覺不適。 3.2一般除濕機之缺點: 無冷房能力,且除濕量小。 易造成室溫上升。     4.改善目標   有鑑於此,本文特以CU/CS-XXEC2做研究樣本,以期達到如下目標:  ●在室溫變化 ? 1℃ 內,達到 1 l/h 以上之除濕量。     5.特性要因分析   6.第一階段實驗配置 6.1實驗因子水準及交互作用: 6.2點線圖: 6.3直交配列表:   樣本量測說明:   本實驗分別於住宅環境試驗室及性能實驗室中進行,以穩定後二小時內,記錄下列數據:   ●室內溫度變化量。 ●除濕量。     6.4 實驗數據: 實驗順序 1 2 3 4 5 6 7 8 配置順序 7 14 8 13 5 3 1 2 溫 差  -1.93 -0.64 -1.24 -1.1 -0.96 -2.08 -0.88 -0.6 除 濕 量 1.24 0.39 1.47 0.69 0.59 1.11 0.55 0.41 實驗順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配置順序 6 4 12 9 15 11 10 16 溫 差  -0.58 -1.39 -1.64 -1.15 -1.9 -2.25 -0.87 -1.78 除 濕 量 0.39 0.82 0.91 0.59 1.14 1.14 0.51 1.07     7.第一階段實驗解析: 7.1 特性值一:溫度之實驗解析 7.1.1 合併前ANOVA   7.1.2 合併後ANOVA   7.1.3 貢獻度分析:   ●溫度的變化與A,C,D 成正比,較佳條件為A1,C1,D2。 7.2 特性值二:除濕量之實驗解析 7.2.1 合併前ANOVA   7.2.2 合併後ANOVA     7.2.3 貢獻度分析:   ●除濕量的變化與C成正比,較佳條件為C2。     8.第一階段實驗結論   8.1 多特性值表分析之CROSS TABLE: 因 子 A C D 溫 度 A1 C1 D2 除 濕 量   C2   較 佳 條 件 A1 C1 D2 8.2 結論: C因子在兩特性值中互相衝突,以顧客直接感受為考量,則溫度的改變屬於顯性因子,而除濕量的變化屬於

文档评论(0)

559999330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