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艺术鉴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鸟纹 凤鸟纹 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凤鸟纹的特 征比较形象。最早的凤鸟纹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 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器上已有明确的凤鸟纹。 凤与龙齐名,都是古代的祥瑞动物,在“四灵” 中,龙和鱼源自爬行动物,麒麟源自兽类,凤凰则 源自鸟类。从古代岩画、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器 物上保存了大量的凤凰史料和艺术造型。在这些凤 凰身上,有孔雀的影子,有鹰、鸮的特征且与鸡、 雁、鸭也有联系。 几何纹样 几何纹 是几何的基本元素(点、线、圆)所组成的有规 律的纹饰,纯属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这种纹饰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早已出现,在青铜器上属于 几何纹的形式比较多,在早期作为主要纹饰的机会非常少。在兽面纹、龙纹盛行的时代里,它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 地纹使用。只有在这些纹饰衰退的时代,才能大量起用几何纹,各种 形式的几何纹才不断出现。春秋、战国之际几何纹作为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几何纹大致有连珠纹、弦纹、直条纹、横条纹、斜条纹、 云雷纹、百乳雷纹、曲折雷纹、钩连雷纹、三角雷纹、等。 动物纹样 动物纹 动物在我国早已开始饲养,马、牛、羊、鸡、犬、猪是著名的六畜,还有一些野生动物,象、鹿、犀、 虎、兔和一些变形的动物如长鼻兽、蜗身兽。 此外还有一些小动物,如蛇、蝉、鱼、龟、蟾蜍等 不能独立.无所归属,皆列入动物纹。这些动物在 青铜器上大多有类似的形象,属于这些动物的正面 形象已归入兽面纹的各种角型,但动物的侧面或全 躯形象在构图上不能列入兽面纹,应该作为动物纹。 四、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 青铜器工艺的冶铸方法与青铜器的造型及装饰方法密切相关。 青铜器都是铸成的,不是敲击或剜凿成的。铸造是把原料放在熔炉内经高温熔化成液体,然后倒入模型中,待温度下降后,铜液在模型中就凝成了人所要求的器物。拆除范便得到了成品。 商代晚期的铸铜工场遗址已经在河南安阳发现.对于周代以来的青铜器冶铸已有初步了解。冶炼青铜需要的热度是一千度左右。这样高的温度,可能有鼓风炉的设备,燃料是木炭。青铜器的范是陶制的,由多块拼成,一部分称为外范,上面并且有花纹。外范在翻铸时形成铜器器形的外面。一部分是内范,在翻铸时形成铜器器形的内面。外范和内范全部拼合在一起时,内外之间空隙部分,留待铜液填充而形成所要制作的铜器。所以,范上的凸凹和左右与实际器物上的凸凹和左右应恰恰相反。在安阳曾发现很多陶范和为了制造陶范所用的“模”。模就是模仿实际的铜器的形状,为制范的坯型。 直接用陶范翻铸铜器是古代青铜器铸造的一般的方法。花纹和文字都是铸出来的,不是刻的(战国时的文字有刻成的)。但商代已有多种铸造办法,例如:两次铸法创造了铜器上的提梁或链条,特别是链杀的铸造,是金属熔冶技术上的重大发明。 青铜器的装饰在设计时就知道利用铸造技术上的特点,避免铸造技术上的种种困难。殷代铜器上往往有突出的棱,就是因为陶范拼合时有不能完全密合的缺点,主动加以利用而产生的。而且每一块陶范上的花纹各自形成一,完整单位,以避免两范拼合时花纹相错,因而取得对称或重复连续花纹的效果。青铜器上装饰面的分割也就是由于陶范的分块。因而装饰和造型是密切结合的。西周以后,青铜器花纹粗犷单纯,也和器壁变薄有关。战国时代更充分利用了捺印花纹的简便方法,产生了繁复的图案。 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与造型及装饰方法的密切联系,说明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统。 1.制作样模。 2.依据样模刻制各部块模。 3、将块范拼合成整体外范,并拼制内范。 4、合成范铸。 5、注入青铜液。 6、打碎陶范,取出铸作。 五、历史典故 蟠龙盘(商代) 通高26厘米 1984年浙江省温岭县琛山乡出土 现藏温岭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盤子,它種類繁多,用途廣泛,但最終還是歸結到“吃”上。然而,在兩千多年前的商周時期,盤子還有一個很特殊也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盛接洗手水,是貴族們行“沃盥之禮”的重要器皿。 商周貴族們還是很講究衛生的,他們宴前飯後要行“沃盥之禮”,也就是洗手。《禮記》中說:“進盥,少者奉槃,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當時的盤,使用方式與今天的洗臉盆不同,人們並非在盤中直接洗手,而是用“活水”洗手。古代並沒有自來水,人們便用盉(音和)一類的器皿從上向下澆水,洗後的水便落在盤子內。 西周中期以前,流行盤與盉相配行沃盥之禮。保利藝術博物館的西周應侯盤,就是2800多年前分封在今天河南平頂山一帶的應國國君洗手用的銅盤,盤腹部裝飾一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