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质板岩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控制施工技术.docxVIP

碳质板岩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控制施工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 1 碳质板岩大断面隧道三台阶法示意(单位:m)Fig.1 Three-bench 图 1 碳质板岩大断面隧道三台阶法示意(单位:m) Fig.1 Three-bench excavation of large profile tunnel in carbonaceous slate 碳质板岩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控制施工技术 武建广1 刘晓翔 2 王新文 2 (1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洛阳 471009; 2 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兰州 730050) 摘 要 双线大断面铁路隧道通过碳质板岩地层时,极易发生大变形。 在现场工程实践和试验的基础上,文章 从地质条件、地下水、支护参数、施工工艺等方面着重对碳质板岩地段变形演化机理及引发大变形的各类因素进行 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支护参数、加强锚杆对结构变形的控制、注浆纳入工序化管理等控制此类大变形的措施。 关键词 碳质板岩 大断面隧道 变形控制 中图分类号:U455.41+1 文献标识码:A 是一种同时具有多种变形的复合变形力学机制。 成 功控制软岩隧道大变形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合理 运用各种开挖和支护方案, 将复合变形力学机制转 化为单一力学机制[1]。 概 述 1 兰渝铁路兰广段大草滩至宕昌之间分布有多座 软岩隧道,其中马家山隧道、同寨隧道等为双线大断 面隧道,设计最大开挖宽度 14.5 m、高度 12.3 m、开 挖面积 145 m2,主要通过地层为三叠系下统碳质板 岩及板岩夹砂岩,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大变形。 软岩隧道大变形的失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 要从一个或几个部位首先发生变形破坏, 而逐渐扩 展乃至整座隧道的失稳, 首先破坏的部位称为关键 部位,是发生大变形过程中局部应力、应变和能量不 协调所造成的。 软岩隧道难于支护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在于软岩隧道并非只具单一变形力学机制,而 2 隧道施工及发生变形情况 2.1 施工方法 双线大断面 隧道内碳质板 岩段主要为Ⅳ 级围 岩,开挖支护采用三台阶法组织施工(图 1)。 上台阶 开挖高度 3.9 m, 长 4~6 m, 每循环进尺 1.2~1.3 m; 挖掘机扒碴至中台阶,开挖支护采用自制简易台架。 中台阶开挖高度 4.1 m,长 20~25 m,每循环进尺控 修改稿返回日期:2011-03-04 作者简介: 武建广(1977-),工程师,从事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工作, E-mail:ztsd2010@126.com. 68 第 48 卷第 2 期(总第 337 期) 2011 年 4 月出版 Vol . 48 , No . 2 , Total . No . 337 Apr . 2011 图 2 岩层扭曲且层理杂乱Fig.2 Distorted stratum with disordered stratification图 3 图 2 岩层扭曲且层理杂乱 Fig.2 Distorted stratum with disordered stratification 图 3 薄层且倾角大 Fig.3 Lamina with large dip angle 图 4 初期支护钢架严重扭曲 Fig.4 Seriously distorted steel arch of primary support 图 5 初期支护喷混凝土脱落 Fig.5 Concrete spalling of primary support 图 6 同寨隧道 DK248+240 断面收敛时程曲线 Fig.6 Convergences vs. time curve of Tongzhai tunnel at DK248+240 现 代 隧 道 技 术 MODERN TUN NELLING TECHNOLOGY 碳质板岩地层大断面隧道变形控制施工技术 制与上断面同步,左右错进;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 出碴。 下断面开挖与中上断面相对独立,左右错进, 错开距离 6 m 左右。 各台阶开挖后及时进行初喷混凝土, 随后进行 钢架、钢筋网片、锚杆等的施作,然后复喷混凝土至 设计厚度,下部与仰拱一次开挖成型,自制栈桥作为 运输通道。 后续仰拱、二次衬砌紧跟,确保满足安全 步距要求。 2.2 揭示围岩岩性特征 隧道施工中实际揭示的围岩为碳质薄层板岩, 层厚为 5~20 mm,黑褐色,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特性 为砂质、钙质、碳质、铁质等,含石英细粒,微膨胀;节 理裂隙发育, 薄层板岩在节理裂隙切割作用下被分 割成小块,稳定性差,且节理基本为竖向垂直节理, 并与隧道轴线基本平行, 两边侧墙易发生片帮掉块 现象;围岩强度较低,岩片手掰可碎,且两侧面为光 滑面,部分地段有渗水,在地下水的侵蚀下软化并减 弱岩层间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