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徐志摩的生平 1.1897——1931年,浙江海宁县峡石镇,父徐申如为当地地产会会长。 2.1910年,由沈钧儒介绍,入杭州府一中学习,与郁达夫同学。 3.1915年夏,中学毕业,考入北大预科,10月29日,与张君劢之妹张幼仪结婚,婚后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上海沪江大学前身)。张君劢:哲学家,后任民社党主席;张嘉璈,后任中国银行总裁,金融界、政界名流。 4.1916年春,肄业于上海浸信会学院,秋,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 一、徐志摩的生平 5.1917年,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大,徐随之转入北大。 6.1918年7月,离开北大,8月赴美留学与汪精卫同船,9月,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 7.1919年6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9月,入哥大经济系,修硕士学位。 8.1920年9月以《论中国的妇女地位》得哥大经济学硕士学位。9月24日离美赴英,想进入剑桥从师罗素,不料他来英时,罗被剑桥辞退。10月入伦敦大学政治学院,从师拉斯基教授(Harold Laski),拟攻博士学位。 秋,与林长民父女相识。冬,张幼仪来英 一、徐志摩的生平 9.1921年初,经林长民介绍与英学者迪更生(G.L.Dickson)相识。春,经迪更生介绍,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当特别生,可随时选课听讲。夏,与林徽因相恋。10月29日,经英国语言学家欧根敦介绍与罗素相识。是年开始新诗创作(大部分散佚)。 10.1922年3月在柏林提出与张离婚,上半年由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8月10日做《康桥再会吧》,为追林而告别剑桥回国。 一、徐志摩的生平 11.1923年1月,遭梁斥责,与泰戈尔联系上。3月徐、胡、张君劢、丁文江、林长民等组织“新月社”,讽刺郭沫若诗句“泪浪滔滔”与创结怨(成仿吾指斥)( “白发三千丈”) 12.1924年4月12日,泰访上海,徐代表北方学界前往欢迎,泰访华时,徐为翻译。对的希望破灭,心情极苦。秋,任北大教授讲英美文学,与陆小曼认识,热恋。12月1日,在《语丝》上发表波特莱尔的译诗《死尸》,并作序,谈音乐,鲁迅、刘半农批驳。 13.1925年,与陆恋而引起非议,辞北大教职。经苏漫游欧洲。7月经迪更生介绍给哈代。8月《志摩的诗》。 一、徐志摩的生平 14.1926年4月,与闻、蹇先艾商量的《晨报复刊.诗镌》问世。10月3日(孔子生日——阴历8月27 日) 与陆在北海公园结婚,由胡适主持,梁证婚并致词。“徐,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作不好学问;徐,你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陆,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责,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的事业……”。 15.1927年春,与胡适、劭洵美、潘光旦、闻一多、余上沅等在上海筹建新月书店。 16.1928年6月中旬,因不满陆的生活而出国旅游,历时半年。 17.1931年8月,《猛虎集》;11月19日,飞机失事。 二、《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原诗: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1、题解 (1)“沙扬娜拉”是日语中“再见”一词的汉语音译。 (2)《沙扬娜拉》原为一组组诗的标题,这一组组诗共18首,写于1924年5—6月,即诗人随泰戈尔访日期间;后收入中华书局于1925年9月出版的诗集《志摩的诗》中;再版时,诗人删掉了前面17首,只剩下最后一首,即这首副标题为“赠日本女郎”的诗。 2、分析 (1)诗歌共五句: 第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描写了一位日本女郎的柔情蜜意以及诗人对她的由衷赞赏。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毛泽东《贺新郎·别友》:“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第二句:“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凉风吹拂下颤动的水莲花比喻日本女郎,表面上是写那女郎的体态弱不禁风,但实际上则是在突出其柔媚的风致和娴静、纯美的性情以及她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之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 2、分析 第三句:“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两个重复的短句组合在一起,真切地描摹出了那日本女郎与朋友的道别,情透纸背,浓得化不开。 第四句:“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第三句的说明,是描写的深入;从音调上来说,则是第三句的延伸和深化,是整首诗歌乐曲的高潮。 第五句:“沙扬娜拉”是那日本女郎对诗人道别语言的直接记录。 3、主旨 “爱情诗” 脱离开语言的感觉而直取思想、直取感情 日本女郎还是诗人本人,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什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爱还是不爱对方。 一点感觉,一点一闪而过、一瞬即逝的感觉,一点似有实无、似无实有、谁也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进行表达的刹那的感觉 它把人们用理性语言很难传达的情感和很难述说的情景表达出来。 “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蜜甜的忧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