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出来的食养山房林炳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95學年度 第二學期 夜間部 二技 休閒3A 餐 飲 管 理 報 告 第( 三 )組 章節名稱: 食養山房 報告日期: 三月二十一日 組員 學號 執掌(1) 執掌(2) 執掌(3) 得分 世雅如 9466408 搜集資料 書面整理 邱幸孺 9466422 搜集資料 書面整理 謝雨岑 9466425 搜集資料 書面整理 謝孆瑩 9466432 搜集資料 書面整理 王麗棋 9466435 搜集資料 POWER POINT 蔡立莛 9466449 搜集資料 口頭報告 目錄 TOC \o 1-3 \h \z 餐廳簡介 3 “長”出來的食養山房─林炳輝 4 台灣味的懷石料理 4 銷售通路 5 人事管理 6 4P行銷組合 6 SWOT分析 7 未來發望與願景 7 參考文獻 8 餐廳簡介 台灣懷石──食養山房 食養山房,位於台北縣新店往宜蘭的北宜公路山區上,不曾廣告,沒有多樣菜式,想要預約座位卻要等上一個月左右。這樣的傳奇,因為它賣的不是食物,而是一種散發主人個性的人文空間與創意品味。 陽光照過庭中嫣紅的櫻花樹,打在原木厚桌上。桌上,一支月桃枯枝在素樸的 竹簾上伸展姿態,時光在此也忍不住放慢了腳步。一場令人身心無比愉悅的「雅宴」即將開演。 項目 類別 食養山房 基本資料 產業特色 成為代表台灣的一種文化 產業設立時間 1996年 地點 台北縣新店市北宜路三段62號 負責人 林炳輝 網站 無 通訊資料 地址:台北市菁山路101巷160號TEL:02主要創意產品 餐飲 產業發展背景 負責人個人的生涯規劃 產業發展過程 經過各顧客以口傳口的方式經營而成 產業發展目標 成為一個可以分享生命的平台 產業組織架構 目前約20名 資金來源(含政府補助、投資、自備款項等) 餐飲收入 從業人口數 20~50名 財產設備 1. 建築物一棟 2. 生財機具設備 曾獲獎項 無 曾獲證照 餐飲 協力組織單位 無 上游創作研發 創意元素 讓文學、美學、修行、生活、藝術結合在食物中 創意產出的方式或來源 1. 自行研發 2. 實際生活中體會而來 3. 世界各地揣摩 創意產出的機制 以生活分享,結合藝術 創意產出的困境 無法被拷貝 產品生產方式 每道菜皆非固定的,隨時間、溫度、光源、氣候而變化 中游生產製程 產品生產主要材料 食物 產品製作流程 自然的食物處理及烹調 產品種類 套餐 衍生產業 醋、葡萄酒、蓮花茶 產品計量單位 一套 生產機制(組織) 內場、外場 生產困境 內外場配合度需高 下游銷售 行銷策略 無特定行銷 主要銷售市場 台灣以及來台的國外貴賓 產值及獲益 1.產值年約2000萬(2002~2004年) 2.獲利約2~3成(2002~2004年) 行銷機制(組織) 1. 顧客口碑 2. 雜誌媒體主動採訪 行銷困境 無主定行銷 產業效益評估方式(價值衡量標準) 創造新的餐飲文化 綜合檢討 本產業對產業所在地區的影響(自我評量) 創造新的餐飲文化 未來發展計畫 提昇人們更精緻的文化餐飲經驗 “長”出來的食養山房─林炳輝 五十歲單身的林炳輝,是一個深愛茶道、帶股修行人氣味的宜蘭人。對於過去生平,他多是含笑不語,保持一種神秘,讓食養的傳奇更加傳奇。 八年前,食養山房的負責人林炳輝,想過山居生活,手頭的錢只夠在山上租下一個即將結束營業的土雞城,在成為食養主人前從事裝潢工作。經由朋友的介紹,租下這一個原本是土雞城的地方,當起存放貨品的倉庫。對美感十分要求的他,即使是一間「倉庫」,也依個人品味,以最簡單的手法讓它浸淫滋發出主人的味道。他念佛參禪、看書看表演、感受自然、到處旅行,打開自己的視野;也開始學做菜、學著一點一滴的把一個空間經營起來。 慢慢的,許多朋友來到這裡喝茶、聊天,在這一個空間裡,大家總是放鬆愉快、捨不得離開,於是他不僅住了進來,也決定將這裡經營成一個文化創意的人文餐廳。 「我總是認為食養,是自己『長』出來的,」林炳輝娓娓地訴說,食養並非來自專業設計師的商業設計,甚至當初也不是為了餐廳而設計。「一個人為何有創意,是因為喜歡,而不是為了討好別人。想想,設計師會幫你設計,也會幫別人設計,那就只能是設計!」林炳輝認為這是食養獨特魅力的關鍵。 如今,他的「山房」聲名遠播,一位難求。在林炳輝的眼裡,食養山房的今天,其實是過去數十年的生活經驗所累積而成的。「從安排每一朵花、每一道菜的出場,當中所加入的醋、酒、飲料,都是自我內在的沉澱。」在食養用餐就是一種感覺,是生活、工作、生命一體的實踐。 台灣味的懷石料理 空間舞台是主人的樣子,做為演員的食物,也來自主人的恣意揮灑。 沒有菜單,也由不得客人點選的食養,每天將會端出什麼菜,而這套餐點,可說在全台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