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新加坡模式转型者有望最受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端装备制造专题之海洋工程 复制新加坡模式、转型者有望最受益 研究结论: 证券分析师 周凤武 86216100 海洋工程作为船舶行业产品结构的催化剂,成为韩国高度垄断高附加值船舶 zhoufw@ 行业的关键。而新加坡则合理运用多元化资本成为海洋工程发展的最大的赢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1100001 家。政策扶持在两国海工发展中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认为中国海工行业已具 备相同土壤,新加坡模式有望得到复制。建议关注中集集团(未评级)和振 联系人 胡耀文 86216103 华重工(未评级)相关业务的成长。 huyaowen@  韩国:依托船舶建设实力,垄断高附加值船舶。韩国是传统的造船强国,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涉足海洋工程领域,90 年代开始加大对海洋工程市场 的培育,几家大型船厂在海洋石油平台、FPSO 等方面均具备了较强的制 行业评级 看好 中性 看淡 (维持) 造能力。2002 年韩国造船业 2010 年预期目标提出将韩国高附加值船比 国家/地区 中国/A 股 行业 机械制造 例从 13%提高到 35% ,海工发展对产业升级起到巨大作用。三星重工、 报告发布日期 2012 年 02 月 01 日 大宇造船、现代重工和 STX 造船也纷纷聚焦高附加值船舶领域,几乎垄 告 报 度 深 断了所有高附加值船舶订单,截至 2009 年底,三星重工、大宇造船、 行业表现 现代重工和 STX 造船手持钻井船 33 艘,市场占有率达 94% 。  新加坡:依托合资模式,迅速占领海工市场。新加坡是传统的修船大国, 自 19 世纪 60 年代转型进入海洋工程领域,一直专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