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青年期1.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节 青年期(成年初期)的心理发展 (17、18-35岁) 第一单元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认知发展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第四单元 青年期的心理卫生 第一单元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人生的黄金时代 斯普兰格:“第二次诞生” 霍尔:青年期是由“疾风怒涛”到“相对平稳” 勒温:青年期的个体属于“边缘人” 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生理上,各系统的生理机能达到最佳状态,疾病的发生率最低,进入身体健康的顶峰时期。 心理上,认知能力、情感和人格的发展都日趋完善,开始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三、生活空间扩大 生活内容不仅仅是学习,还要从事工作和各种社会交往。 四、开始恋爱、结婚 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智力的发展 从出生到青年初期,人的智力一直在发展,到25岁左右达到顶峰,然后开始缓慢下降。 卡特尔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都不怎么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 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青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呈上升趋势。 二、思维的发展 总的来说,青年期之前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在知识的获得上,而青年期之后的成人思维主要表现在知识的应用上,辨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重要的思维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帕瑞认为,进入青年期后,个体思维中逻辑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辨证成分逐渐增多,其原因之一是由于个体逐渐意识到,对同一个问题存在多种观点和多种解决方法。帕瑞对青年期的思维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就错,没有“灰色区”,易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 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不再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比较不同的理论、方法,进而找到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个体在分析问题时已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两个相反的观点都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每个观点的出发点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拉勃维维夫:把成人的思维是一种“实用性思维”。 成人出现的“变通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新的整合,也是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具体表现为,由于能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条件及限制,而根据问题情景进行具体的和实用的分析和思考,并不严格按照逻辑法则进行。这正是思维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表现,而不是退化。 并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能达到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导的思维水平。运用辩证逻辑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有部分人终生都难以达到较好运用辩证逻辑思维的水平。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主要特点 高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自我中心倾向逐渐减弱,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点的认识越来越客观。进入青年期以后,青年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 自我意识的修正(依据) 一是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二是来自他人的评价 在修正自我意识,即对“我”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中,个体表现为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两种形式: 自我接纳是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 自我否定是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 自我否定与自我接纳都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过程,是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所必要的心理过程。即一方面接纳良好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否定不良好的心理品质特点。这样青年就可能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我,稳定的自我得以最终确立。 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们对于人生的看法和认识,归根结底是凝聚在一个人的价值观上。 人生观有多种。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生哲学有霍布斯的享乐主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杜威的实用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等。 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 价值观也有多种。如斯普兰格曾把人分为6种类型,即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因而价值观也可以分为6类。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特点 总体来说,个体人生观的发展过程是在青春期萌芽;到高中阶段的青年期得以迅速发展;在大学阶段达到形成的高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